边疆的光明:“北疆楷模”黑鹰山供电所

  • 2023-01-13 10:40
  • 来源: 内蒙古电力集团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北疆楷模先进事迹发布会,发布内蒙古电力集团阿拉善供电分公司黑鹰山供电所先进事迹,并授予其“北疆楷模”荣誉称号。

  黑鹰山供电所位于内蒙古电网最西端,被称为“生命禁区”。2008年至今,先后有37名员工在此接续奋斗,该供电所现有员工6名,平均年龄35岁,担负着黑鹰山地区3.3万平方公里内1001.84公里输配电线路运维以及周边军、企、民、警约105户900余人的电力服务工作。

  饮苦水战黄沙建电站

  2008年之前,黑鹰山地区没有网电,居民用电需求都靠柴油发电解决。2007年,为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内蒙古电力集团、额济纳旗政府决定共同出资在这里建设一座110千伏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彻底改变黑鹰山地区依靠柴油机发电的历史。当年8月1日,110千伏黑鹰山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第一批电力人进入黑鹰山地区,在这片广袤戈壁上播种希望和光明。

  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苏依勒图作为配网工程的行家里手,主动请缨参与到工程建设一线。时值寒冬腊月,他带着21名施工人员在活动板房里住了3个月,喝着井水,顶风冒雪、鏖战沙尘勘测现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2008年3月13日,变电站建成投运,黑鹰山地区亮起了第一盏“长明灯”。

苏依勒图工作现场

  坚强电网守护戍边荣光

  算井子、马鬃山地区位于额济纳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在2016年以前,当地的牧民、企业、边防哨所只能靠煤油灯、蜡烛、风光互补发电照明,严重影响当地生产生活。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黑鹰山供电所决定通过架设线路、栽埋电杆的方式为那里通上网电。

  2016年下半年,算井子边境派出所通电工程正式开工,施工人员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架设了长达90.7千米的10千伏配电线路。随着一声“合闸送电!”的指令下达,算井子边境派出所的灯亮了。至此,派出所结束45年无网电的历史,正式迈入“网电时代”。

  

检修路上匆忙的一餐

  电力服务进万家闪“最亮的光”

  牧民哈斯础鲁和妻子在黑鹰山地区生活了几十年,2016年底家里也通上了电,自此,夫妻俩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盖起了漂亮的砖瓦房,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事业从最初的几只羊羔、两峰骆驼发展到今天的畜牧业大户,日子越过越红火。

  

黑鹰山电力人13年如一日值守电站

  如今的黑鹰山,京新高速全线贯通,值班员结束了换班走搓板路、300公里走6个小时的历史。2021年,巡站机器人入驻黑鹰山,黑鹰山110千伏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驻扎”在黑鹰山的日子里,蒙电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践行着对戈壁、对光明的承诺。(李娜)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