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审旗乌审召镇:两代人 一条心 一片林

  • 2023-06-12 15:07
  • 来源: 乌审旗委宣传部

  “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宝日勒岱治沙造林青年突击队队员,我是现在的护林员。母亲的66年,我的25年,一共造林6000多亩,我和母亲的青春都留在了这片沙漠里。”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造林大户苏雅拉达来感慨地说。

  母亲的责任 热爱 奋斗

  6000亩,两代人的造林面积,在如今乌审旗的绿色版图中或许微不足道,但见证过毛乌素沙地曾经满目荒凉的人,就会读懂他们追逐绿色的那一片痴心。

  时光的指针倒转回上世纪50年代,恶劣的生态令当地人苦不堪言:起风时黄土遮天蔽日,大白天屋里也要点起煤油灯,只要一出门,沙子蒙了眼,一张口,沙子灌满嘴,分分钟让你灰头土脸。植被就是毒性大、牲畜啃食死亡率高达40%的醉马草。一场狂风、牛羊几口醉马草,顷刻间就能将农牧民一年的希望毁灭。路遥在《今日毛乌素》中描写道:“塞外毛乌素,走石又飞沙。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飞来不安家;一堆黄沙一堆坟......”飞沙走石,寸草不生,黄沙埋房,毛乌素沙漠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生命禁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若非宝日勒岱带领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嘎查的60多名青年,除醉马草86万亩醉马草,乌审召的群众可能还要与这样的生活相伴许久。苏雅拉达来的母亲傲特根格日乐就是60名青年中的一员。“坚持造林就一定能有好光景”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她每天背着干粮和水,从早干到晚、风雨无阻。“在我还年幼的时候,她将我用一根草绳往炕上一拴就出门种树,一干就是一整天。母亲一辈子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种树。自我有记忆起,就被她带着上山栽树。造林是家中永恒的话题,母亲没日没夜上山种树。自己放学回家不见父母,饿得冲山上嚎叫,母亲却装作没听见,生怕耽误了种树。那时候自己还小,不明白母亲为何要把自己过得这么苦,后来长大了,渐渐明白母亲对‘坚持造林就一定能有好光景’这句话的理解,就跟着母亲一起种。”苏雅拉达来一边回忆一边充满感悟地说。

  今年傲特根格日乐86岁了,曾经很多事情记不清了,但只要提到曾经除醉马草、造林的点滴,老人家总是滔滔不绝。这片草原里藏着老人的一生,在老人的记忆里,全部是对草原的责任与热爱。

  后辈的传承 执着 坚守

  在“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等政策的鼓励下,在母亲对造林执着热爱的影响下,1998年,苏雅拉达来中专毕业在外地工作几年后,放弃了都市繁华,回到草原,接过母亲手中的”接力棒“,继承了母亲傲特根格日乐的“绿色梦”。

  回到家乡后,他一直以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为准则,25年如一日,在近万亩草场上种上了4000亩杨柴、2000多亩旱柳、柠条。“和老一辈用手挖、用肩扛的造林条件比起来,我们要好的多,刚开始是人工种草植树,现在种植、平茬、修剪树枝已经是机械化了,但是我的脑子里还是经常浮现出老一辈人在‘黄沙蔽日’沙漠里艰苦创业的景象,老一辈的吃苦劲儿用言语表达不尽”。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但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的精神,“牧区大寨”精神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每个人都能看到上一辈的辛苦,所以苏雅拉达来一直在固沙造林,守护传承着老一辈的奋斗成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母亲到自己,苏雅拉达来一家两代接续造林10000多棵旱柳,也从绿水青山中享受到生态红利。现在,他家养着200多只细毛羊、60多头牛,还从林草部门申请到1000亩杨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加上禁休牧补贴等收入,一年纯收入能有20多万元。“如果没有这片草原、这片林,牛、羊就养不起来,守护好这绿水青山,就能变成金山银山。”草原生态改善了,苏雅拉达来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是我的观景台,有事儿没事儿的时候,我都喜欢往这里跑,那里是我下一步的‘进军’方向”苏雅拉达来指着远处的又一处沙地。

  站在高处,举目四望,曾经满目苍凉、飞沙走石的荒山,已成为密不分株、枝缠藤绕的青山。轻风吹过,草原犹如绿色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向山顶推展开去。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苏雅拉达来生命的一部分。他不仅从母亲身上传承了乌审召人治沙造林永不停息的行动力,还将继续把“接力棒”向下一代传递下去,将“绿色革命”进行到底,用热爱与执着,守卫着这一片新绿。(张金梅)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721129687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