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石拐区:石榴花开别样红

  • 2022-12-28 15:46
  • 来源: 石拐区委宣传部

  近年来,石拐区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高质量发展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呵护民族团结这颗石榴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示范单位、模范个人,包头市示范机关、嘎查村(社区)、学校、企业……一个个荣誉见证着工作取得的成绩,团结进步之花开遍石拐大地。

  深扎根 打牢坚实基础

  石拐区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健全体制机制,一项项举措把“同心圆”越画越大。

  强化领导机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推进组,明确牵头责任部门,高位推进各领域创建工作。

  创新工作载体。以“党建+”模式推动创建工作,统筹谋划、共同推进,以党员干部包联等方式,将创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创建工作的“细胞核”。

  明确任务要求。出台《石拐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规划(2021-2025年)》《石拐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实施方案》《石拐区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细化创建时间、范围、标准、目标、任务。

  压实责任传导。将创建工作列入各地区各单位和领导干部考核督查重要内容,推动工作落实落细。

  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夯实,石拐区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最强音”。

  培沃土 厚植氛围环境

  石拐区创新和改进宣传载体和方式,实现了多领域、广覆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总面积95.2公顷,在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的喇嘛河景观带建起。主题公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民族政策等宣教内容,结合“红石榴”等元素,制作设置了各种铁艺雕塑、宣传栏、灯杆旗、户外LED显示屏等共50余处,把民族团结进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群众日常休闲娱乐活动之中。

  打造德恒路、瑶光道、望溪路3条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街;全区沿街布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固定宣传栏内容48个,安置电子显示屏5个、大型民族团结造型牌6个;市民道德文化广场、爬榆树嘎查“红石榴”广场,设置的主题元素雕塑景观格外亮眼;各级便民场所,民族团结文化随处可见。

  淋甘露 浇灌团结之花

  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民族团结之家”,丰富“一站式”服务体系,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构建各族群众办事、学习、娱乐的好去处;爬榆树嘎查“红石榴”广场、民族团结大舞台、红石榴幸福大院,示范带动民族团结进步“红石榴”品牌建设;草原书屋、民族文化活动室等农村牧区学习场所,构筑农牧民“精神粮仓”。

  借助乌兰牧骑、文化大院、文化名人和乡贤能人等力量,广泛开展各族群众参与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庆丰收、迎盛会”等特色活动共叙民族团结共享发展成果;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形式,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针走线,魅力刺绣”等专题活动;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亲子手抄报、手工作品征集、绘画比赛和教师才艺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的活动促进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让民族团结之花更加芬芳。

  精心护 共享发展硕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力支撑。石拐区坚持民生优先,每年70%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在做好城乡低保一体化应保尽保、全额资助各族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等普惠服务的同时,将更多财力用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建设包头市“城市后花园”。

  创建宜居平台。以喜桂图社区“红石榴家园”建设为示范,推出“5131”民族团结工作法,提供“红粉紫橙蓝”的“五色服务”,推行明确一个工作重点、建立三类台账、减少民族领域矛盾纠纷的工作措施,提升服务民生效能。

  激活致富动能。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助力乡村振兴,与全区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采取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指导帮扶等有力措施,发展民族特色产业,使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尽快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1500余万元,发展肉牛羊养殖、两色金鸡菊、多彩花卉、生态旅游等项目50个,打响吉忽伦图等特色品牌,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增进民生福祉。以创建为抓手,精心谋划为民办实事微项目,推进民生工程,车棚修缮、下水道维修和路灯安装等每年20余个微项目落地,断头路打通、新医院建设等一批民生工程实施,有效解决各族群众实际困难,促进地区发展。提供代办帮办、志愿服务等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黄瑞)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37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