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华网
PC版本
内蒙古频道
/
绿色长城
/
正文
“以工代赈”让农牧民由治沙“看客”变“主角”
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陈海维说: 全市实施‘以工代赈’模式,带动3.7万名农牧民参与防沙治沙,人均年增收1.5万元。
2025-06-12
天空之眼瞰祖国——黄河“几字弯” 美丽新生态
内蒙古境内的黄河“几字弯”沙化土地总面积2.27亿亩,是沙化土地分布较为集中、程度较为严重的地区,是生态治理攻坚战的主战场。
2025-06-10
赤峰四招“组合拳”向毁林毁草行为“亮剑”
"今年以来,赤峰市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以“三北”工程为契机,聚焦毁林毁草突出问题,打出“顶层发力、科技赋能、严格执法、全民共治”组合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25-06-08
三代治沙人的65载绿色接力
如今的绿洲在65年前竟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
2025-06-08
新华林场随坡就势守原绿
当无人机如一只银色的眼睛缓缓升入天际,整个项目区尽收眼底,深蓝色光伏板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闪动着耀眼光芒,仿佛一片波光粼粼的“蓝色海洋”。
2025-06-08
黄河“几字弯”顶端绿染沙海展新颜
沿着黄河岸边前行,在新华林场以西120多公里的磴口县刘拐沙头是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握手”之地,每年向黄河输送大量泥沙。
2025-06-07
内蒙古在祖国北疆构筑起牢不可破的万里绿色长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完成营造林1.43亿亩、种草3.55亿亩,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在祖国北疆构筑起牢不可破的万里绿色长城。
2025-06-05
从治沙先锋到绿富同兴:新华林场绿色发展育新机
林场场长贺鑫介绍道。
2025-06-03
鄂尔多斯:漫漫黄沙渐成千里“蓝海”和绿洲
鄂尔多斯市实现从“人海治沙”到“机械治沙”、从“粗放治理”到“靶向治理”的历史性转变
2025-06-04
内蒙古“沙戈荒”大基地配套首条外送通道协议签订
4日,自治区政府与河北省政府、国家电网公司共同签署《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长期合作协议》。
2025-06-05
内蒙古完成“三北”工程治理面积3700多万亩
自2023年6月“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内蒙古累计治沙3700多万亩,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夯实根基、增添绿装。
2025-06-06
内蒙古磴口县:借“光”治沙让沙害变沙金
内蒙古磴口县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区。
2025-05-18
浑善达克沙地:治沙富民两相宜
在浑善达克沙地西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锡力嘎查的牧民毕力格图比过去放羊牧牛还要忙碌,他新购进的3台设备不停运转,将干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帘。
2025-05-17
中蒙俄边境行:边境上的“绿色长城”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锡力嘎查,牧民毕力格图新购进的3台设备运转不停,将干稻草加工成一捆捆稻草帘。在不远处的沙窝子上,一排排草方格向远处延伸。牧民们将稻草帘插在沙子里,用“黄金甲”固定住了“流动沙”。
2025-05-15
河套平原行:见证绿色发展故事
近期,新华社记者深入河套平原调研,发现了一个个生动的绿色发展故事,深切体验到当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担当作为与突出成就。
2025-05-15
防沙治沙“新青年” 大漠深处“绘绿洲”
立夏时节,在乌兰布和沙漠深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身着浅绿色的马甲,挥动着手中的铁锹,在风沙中栽种梭梭、沙棘等治沙植物。
2025-05-10
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提速增效
今年4月份以来,锡林郭勒盟各地因地制宜启动了浑善达克沙地歼灭工作。
2025-04-21
乌兰察布市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提质提速
据悉,2025年乌兰察布市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任务为155万亩。
2025-05-08
呼伦贝尔市首次发布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成果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历时5年的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阶段性成果。
2025-05-07
“深栽浅埋”种植法赋能科尔沁沙地治理
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就开始推进科尔沁沙地的治理。
2025-05-08
加载更多 »
绿色长城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