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5日电(记者丁铭)7月15日,2022年度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举行,来自全国的近50位专家在这里共话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是中国最著名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之一,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东北亚地区同期或稍晚阶段的史前文化曾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赤峰市境内现存红山文化时期遗址725处,是红山文化分布区内遗址最密集、最集中的地区,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兴盛和衰落的整个过程,是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
“坛庙冢”“玉龙凤”是参加论坛的考古学家为红山文化概括的六个字,也是红山文化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力证。
专家们认为,对于红山文化而言,还有许多未知的内容需要去揭示,有关红山文化的源流、内涵、社会状况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作为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红山文化研究将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提供“北方模式”。
本次论坛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红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40多个单位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
论坛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探索”,旨在推动红山文化考古发掘、研究、保护、传播和申遗工作。
责任编辑:徐红梅 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