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朔铁路管理运营业务最多范围最广的工区当属综合检修区,它拥有焊工、车工、电工、 钳工 、装卸工、线路工、配砟工、巡守工、线路工、探伤工、桥隧工11个工种,负责着大准线上569组道岔、167座桥梁、48座隧道的检查检测及大准全线钢轨的探伤工作。
精检细探,保障线路安全运营
看细致,综合检修区段的探伤工区当拔头筹。
探伤工作是个技术活,需通过探伤仪在电子屏上的波型显示判断伤损,这就时刻考验着执机人员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现场经验。一旦漏检,极有可能影响列车运行,甚至断轨造成列车颠覆。
春融期间,该工区对大准线曲线超高、曲线正矢、缓和曲线长度、线间距等技术参数进行现场核实,特别是对车站两端曲线的超高,根据列车运行速度调查检算,通过一串纯数字的计算、研判、分析,集中力量消灭反复出现的线路设备病害,做到“检查一处少一处,攻克一段保一段”。
这支年轻化、专业化、数字化队伍,今年共完成了8071.91km线路钢轨探伤,道岔探伤累计完成4773组,全断面焊缝探伤累计完成9995处。并荣获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青年文明号”。
创新创效,助力智慧铁路系统建设
发展的行稳致远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源泉,面对能源保供的各项要求,综合检修区段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为大准线提供助力。
图为打磨车打磨现场
2022年4月22日,全国首台GMC-48JS型钢轨打磨车正式开展上线打磨作业,打磨车实现了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和接触网供电双动力源技术,解决了既有内燃动力钢轨打磨车在长大隧道作业时发动机过热甚至停机以及废气、噪音污染等问题,具有牵引力强、噪音小,节能降耗等优势。截至目前,共打磨线路1016.44遍·公里。
图为探伤车内观看相关参数测量现场
2022年5月25日,全国首台GTC-80Ⅱ型重载铁路相控阵钢轨探伤车正式上线,车上配备了钢轨超声检测系统、轨道状态巡检系统,不但能对钢轨内部伤损进行准确检测,还能对钢轨轮廓、外观磨耗等参数进行准确测量,其精度达到横向2毫米、纵向3毫米。车上同时装有钢轨轮廓检测系统和轨道状态巡检系统等检测设备,能对有关参数进行精确测量,为科学制定工务维修方案提供有效技术支撑,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截至11月17日,探伤车共探测9069km。
2022年3月,综合检修区段“正飞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创新创效、降低成本、工艺优化等多方面进行技术攻关的项目。抗洪抢险期间,创新工作室成立技术革新小组,结合大准线路地理因素,经过翻阅资料、画图、精检细测及现场模拟演练等技术手段,研发新的U型卡子并批量加工生产,经过70多小时的戮力奋战,共计制作181个U型卡子和扣板,及时助力完成线路扣轨梁搭建。
党建引领,提高生产作业效率
综合检修区段深入践行新朔铁路大准分公司党建创新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党员一亮点”和“创岗建区”要求,打造“三好五突出”特色党支部:秉持“好队伍、好载体、好沟通”的态度,积极突出和谐型、学习型、节约型、安全型、创新型人才建设。
集中修期间,轨道车工区迅速响应、全面动员,主动增加作业班次,调整作业模式,积极配合大型“天窗”作业,为各工电区段装卸材料,焊制作业工具,助力集中修完满成功。
防洪抢险期间,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带领全体职工搬枕木、卸石砟、技术革新,全力以赴保障线路安全、畅通运行。(李梦娇)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