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草原上的电力“父子兵”

  • 2022-08-11 17:26
  • 来源: 兴安盟委宣传部

  炎炎夏日,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草原上有两个红色身影,他们身上背着重重的维修工具,汗水浸透了工作服二人也丝毫没有理会,仍然仔细检查每一根电线杆是否有安全隐患,确保辖区内的百姓能时时刻刻享受光明,他们就是国网科右中旗供电公司代钦塔拉供电所的“父子兵”代海峰和朝鲁蒙。

  父亲:干一行 爱一行

  今年57岁的代海峰,自1988年代钦塔拉成立供电所就应招上岗,一干就是30多年。“保证老百姓家家户户随时用上电,那是我分内之事。”代海峰所说,他的责任心是他最发光的地方。

  代海峰刚工作的时候,条件恶劣,那时候线路老化,赶上雨雪天就会跳闸,代海峰掌握了规律,一遇到恶劣天气,他就会坚守工作岗位,及时为百姓排除电路故障,确保电路能及时恢复。在代海峰的印象里,1990年的一场大雪,导致线路跳闸,他和同组的同事整整在大雪天里走了两天两夜,才抵达故障点。“我记得那两天,我们两人只背着工具包,不带水和饭,从早走到晚,雪深的地方都到腰了。”

  代钦塔拉草原风大,自行车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赶上大风天,代海峰巡线到最远的屯子要五个小时。后来生活好了,代海峰巡线也骑上了摩托车,速度虽然快了,可是膝盖却落下了病。即便如此,代海峰还是奋斗在基层一线,每天为老百姓尽心尽力的服务着。

  

  儿子:爱一行 干一行

  儿子朝鲁蒙在父亲的熏陶下也爱上了这份职业。他11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巡线,那时候树一样高的电线杆子,父亲几下就上去了,朝鲁蒙觉得父亲特别厉害。渐渐地,朝鲁蒙看得多了,也学会了父亲的绝活,“那时候我小,爬一根电线杆只要12秒。”朝鲁蒙骄傲地说。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朝鲁蒙也逐渐掌握了部分工作技能,虽然他大学并未学习相关专业,可是凭借着一身好手艺在2020年电力部门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

  朝鲁蒙表示:“我和父亲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所有的工作技能,和其他年轻人比这是我的优势。小时候看到父亲修好电路后,百姓们都对他赞不绝口,我从此也就爱上了这个工作,感觉能被百姓夸奖是最美的职业。”

  如今,工作环境有了极大地改善,巡线都开上了小汽车,老旧电力设施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电力设备,故障率比之前减少一半以上。赶上了好时代,朝鲁蒙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会现代化“武器”的他,干起工作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次父子俩巡线时,周围的村民都夸父子人勤快,只要老百姓家里的电路出问题,一个电话立刻上门。

  近年来,代钦塔拉嘎查的旅游业越来越红火,代海峰父子俩也变得忙碌起来,每天不仅要巡线为老百姓提供上门维修服务,还要确保景区用电安全。据了解,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是父子二人最忙碌的季节,恰逢五角枫音乐节,基本上周末都在景区加班。“音乐节开始后,我们做了两套电力预案,确保音乐节顺利进行。每天上午我们要在音乐节开始前检查线路,电音节10点结束后我们要进行收尾工作,确保用电安全,晚上11点到家都是早的了。”朝鲁蒙说。

  这对父子口中所讲述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虽然没有感人的英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从事电力工作30多年的代海峰用爱岗敬业书写奉献担当,为儿子朝鲁蒙树立了好榜样,二人共同扎根草原,全心全意为辖区内的百姓服务,一线电力工人的优质服务得到了百姓的称赞。(伊秀秀)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6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