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2022年包头市首届插秧节暨“网约游东河·玩转新农村”主题活动在包头市东河区什大股村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举办。
当天,全市20支代表队走进烈日下的田间地头,扯秧、运秧、插秧……在泥水混杂的水田里,大家撸起裤子、光着脚丫,你争我赶、竞赛插秧。“从来没有插过水稻秧苗,今天在烈日下体会了一把,终于知道了农民种粮的不易,以后更要好好珍惜粮食。”来自东河区东富村的参赛选手孙女士说。
市民体验插秧乐趣。
以“稻”为媒,以“节”会友。活动现场,歌唱南海湿地景区的原创歌曲《包头有片海》在景区唱响,轻快动听的音乐,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张少甫和全国最美乡村文化带头人、自治区优秀文化志愿者张瑞芬带来数来宝《美丽的沙尔沁欢迎您》,唱出了热情好客沙尔沁人的心声。
当天,35位本土网络红人在直播间里带领众多网友线上体验东河区刚刚发布的“红色文旅、绿色农旅”线路,共同畅游南海湿地景区、南星现代农业观光园、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王若飞纪念馆、包头市委旧址、乔家金街等“十大网红打卡地”,感受厚重的红色历史、清新质朴的乡村美景和浓厚淳朴的民俗民风。
以乡村旅游带动消费热潮。当天,最新获评东河区首批“十大网红特色农产品”“十大网红名吃”“十大东河好礼”的产品也纷纷亮相,金鹿葵花籽油、正北方糖、益广西红柿、海岱黑蒜等货品吸引了现场众多游客前来购买品尝。
漫步阡陌乡间,尝味绿色有机菜。活动当天还发布了“红番东河”“绿蔬东河”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从昆区赶来参加活动的任女士购买了一瓶农家原榨胡麻油。“今天专门赶来参加活动,这个胡麻油不错。我还加了他们微信,以后需要就可以直接在微信购买。”
刚刚获评“十大网红特色农产品”“十大东河好礼”的“双料”产品老海岱黑蒜不一会儿就卖了大半。生产制作老海岱黑蒜的利丰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尚全明向记者介绍说:“老海岱黑蒜的营养价值和制作工艺已经取得了专业机构的认可,现在又有政府为我们‘背书’,我们更有了发展劲头,希望以后老海岱黑蒜能走出包头、走向全国。”
农旅研学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当天,内蒙古旅游学会研学分会实践教育基地、内蒙古自然资源学会科普基地、内蒙古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包头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包头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也纷纷揭牌。
当天,东河区康复路小学的400名小学生跳着插秧舞,在水田间亲身体验“一粒米的故事”。带队的南海湿地自然教育营地的老师葛悦介绍说:“今年我们刚开始在天禾农旅研学综合体开展插秧、种田、垃圾分类的研学活动,非常受孩子们喜欢,目前已经有2批800多名孩子前来研学体验。马上暑期要到来,我们将会迎来农旅研学旅游的高峰。”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周边游和周末短途游成为了当下消费者的热门选择。我们推出‘绿色农旅’和‘红色文旅’精品旅游线路,就是想满足和激发市民的周边游需求和欲望,带动消费市场繁荣升级,推动东河区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东河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程彤说。(康璐)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