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30日,经中国银保监会核准,蒙商银行正式成立,并于2020年5月25日正式对外营业,在祖国北疆开启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征程。两年以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国有金融企业,蒙商银行站位“国之大者”,将经营发展各项工作放到紧跟党和国家、自治区战略定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积极贡献金融力量,履行金融担当,支持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内蒙古自治区百姓民生大局。
聚焦主责主业 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今年以来,面对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金融服务支持自治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蒙商银行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初心,加强需求分析、完善制度机制、重视产品创新、组建专班专组,切实做好全方位、全流程金融服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形成了蒙商特色。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核心风险监管指标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自我造血功能加快恢复,特殊资产经营及不良资产清收扎实推进,全行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据了解,继2021年实现净利润,6.9亿元后,2022年前四个月,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后,2022年前四个月新增38亿元,余额达1062亿元。
此外,蒙商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累计投放“置换贷”170.58亿元。地方债承销业务进展顺利,截至4月末承销3.72亿,去年以来累计承销23.22亿元。2022年为包钢集团新增信用额度15亿元,总授信额度达到30亿元的上限,助力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扣战略定位 业务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成立以来,蒙商银行紧盯自身能力和服务,以服务引领资产、以资产引领负债,不断提升市场化、差异化、本土化、特色化、数字化水平和竞争力,在坚守初心使命,找准市场定位中实现蒙商银行自身稳步发展。
大力推进新产品研发。蒙商银行加快新投资产品的研发力度,实现纯债基金投资落地。批复首笔个人客户综合服务方案一对一存款产品准入,上线28支公募基金产品和1支保险产品,满足户多样化需求。推出首款数字信用卡,推出首款地域特色“内蒙印象主题信用卡”,丰富信用卡产品结构。
各类业务不断拓展。蒙商银行完成了代销基金资质申请及展业和代销贵金属资质申请报备,成功取得农民工工资代发资质并完成系统对接。12家分行完成与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合作签约。开展“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资格全覆盖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已合作预算单位88户,增幅24%。
助力构筑绿色屏障。蒙商银行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积极布局发展绿色金融和低碳金融。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通过坚持风险偏好和信贷倾斜导向,把绿色信贷发展作为全行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制定了《蒙商银行绿色信贷行业指引》,以金融手段助力“碳达峰”及“碳中和”。
持续加快渠道建设。蒙商银行组织开展“承蒙有你 服务有我”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紧抓服务不放松,努力提升客户满意度。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和跨境赌博“资金链”治理工作。
履责于行 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成事之道,贵在力行,重在履事。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政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水平,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各级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蒙商银行成立乡村振兴部,组建总分行“普惠与乡村振兴金融专班”,打造“有温度的”普惠综合金融服务专家品牌,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下沉服务重点,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更多的金融活水,掀开金融服务农业农村、助推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内蒙古各地区市场和自身情况,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国家支小再贷款、转贷款、内部定价等优惠政策,找准业务方向,全面推进普惠和乡村振兴业务落地生根。蒙商银行积极探索畜禽活体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产品与服务,因地制宜地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提供高效灵活的新型金融服务。2022年4月,蒙商银行包头分行与包头市农牧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先行先试创新涉农服务模式,快速启动活畜质押贷款业务,已累计发放活畜质押类贷款4900余万元。
疫情期间,稳步推进“政务金融”,全力支持地方政府化债,开辟绿色通道,多措并举,降低融资成本,助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建设“爱心港湾”,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捐赠抗疫资金,履行国企责任,强化使命担当。
两载共奋进,携手谱新篇。下一步,蒙商银行将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坚持扎根本土、聚焦内蒙古区域,打造与内蒙古自治区同频共振的国有地方城商行,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做深做优零售业务、做大做强对公业务,努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金融名片”、产业民生的“金融平台”、向北开放的“金融门户”,为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健的金融支撑。(王芳)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