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出口高位增长

  • 2022-05-25 08:40
  • 来源: 新华网

  种在“几字”弯,长在河套川,一颗颗葵花籽裹挟着“阳光的味道”,走进工厂,走出国门。

  近日,在内蒙古葵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一颗颗葵花籽经过风选、清洗、比重、分级等7道工序,加工成成品,然后封装堆码,等待报关出口。车间里,机器隆隆作响,娴熟的工人忙着拣杂。生产现场,乌拉特海关的两名关员正在进行日常监管,并把政策送进了车间。

  “海关总署刚刚印发了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的通知,在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保障进出口农食产品有效供给、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结合‘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帮扶行动,上门为企业送政策,为货物出口‘踩油门’。”下厂关员崔微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坐落在闻名遐迩的河套平原腹地,九曲黄河像一练飘扬的哈达,在这里写下一个“几”字。几字弯上有1100多亩优质耕地,孕育的葵花和南瓜籽、番茄制品、脱水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香飘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彦淖尔市有着“葵花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生产加工和输出基地,全国约80%的葵花籽在这里集散,现有出口型食品企业近300家,形成了产业集群。

  疫情期间,为了畅通物流渠道,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外贸活力和韧劲,乌拉特海关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力促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

  “我们采取‘无纸申报+线上核放’的监管模式,助力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实现农产品出口‘海铁联运’,目前已经开行了7列中欧班列,将8000余吨、7500余万元的葵花籽运到了欧洲。借力RCEP协定,引导企业拓展东盟国家和日韩市场,享受关税减让优待。实施报关单位‘多证合一’改革,放大外贸体量,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出口享惠、出口创惠。同时开展‘百人联千企,力行促外贸’帮扶行动,为企业纾难解困,解决境外清关等难题,目前已经为企业挽回了5000多万元的损失。”乌拉特海关监管四科科长祁海波介绍。

  政策打底,服务到位,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据了解,今年1-4月,巴彦淖尔市出口以葵花籽为主导的特色农产品18.8亿元,同比增长41%,创下历年同期最高值。(陈东)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8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