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36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本届大赛共收到12个盟市推荐的1010项参赛作品,其中,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30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163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68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369幅、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105项,内容涵盖数学、物理与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工程学、环境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等主要基础学科领域。
为进一步强化大赛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按照青少年科技竞赛改革工作要求,大赛组委会对赛事《章程》《规则》进行了系统修订,首次设立了评审监督委员会、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委员会,对评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对参赛者在项目研究的全过程是否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大赛规范有序开展。
经过材料审查和专家评审,56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23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参加终评问辩。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大赛一、二、三等奖。并按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工作要求,最终将从通过终评问辩的参赛选手和作品中,择优推荐20个项目参加2022年7月在长春举办的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内蒙古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开展的一项全区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自1982年开展以来,大赛规模不断壮大,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覆盖全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的青少年品牌科技创新赛事。每年全区参赛青少年超过30余万名,开展各类发明创造、科学实践、社会调研等不同形式的创新创意活动100余场。(王芳)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