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曾经的“一奶独大”到如今的“多业支撑”,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紧抓呼和浩特打造城市副中心的重大机遇,围绕呼和浩特市“重点发展乳肉制品、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的目标,坚持“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加快“牛、羊、猪、草”四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向着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亦“乳”亦“肉”“犇”未来
以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为代表的“牛”产业、以盛健为代表的“羊”产业、以正大为代表的“猪”产业、以蒙草为代表的“草”产业,共同构成了和林格尔县绿色食品加工区的四大产业链。
蒙牛集团作为从本地成长起来的民族乳企,以乳产业为核心,打造中国乳业产业园核心项目,优先在呼和浩特地区布局鲜奶、奶酪、奶油、婴配粉、功能乳品等‘填空白、产值高、占前沿’的生产项目。”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鲜奶和林工厂厂长张献辉介绍,去年以来,先后启动了八期5G数字低温板块项目和九期5G数字奶粉工厂项目,八期鲜奶和奶酪已经投产,将持续对现有工厂进行扩产和数智化升级。
依托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和林格尔县在产业前端相继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31处,现有9家乳品加工企业,日处理加工鲜奶6270吨,配套4家规模以上饲料生产企业、5家规模以上包装企业。
党建引领助推羊产业
和林格尔县自觉承担起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重要作用,制定党建引领奶山羊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由县委副书记任奶山羊产业链书记,依托盛健等龙头企业,成立了工厂支部、牧场支部、繁育中心支部、饲草支部。
通过工厂支部,抓生产、抓加工,促品牌建设,推动与国内知名乳企合作,实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通过牧场支部,抓奶源、抓养殖,促有效衔接,与村党组织建立联结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发展;通过繁育中心支部,抓种源、抓技术,与赛诺牧业合作,依托种羊引调、胚胎移植等,迅速扩大养殖规模;通过饲草支部,抓前端、抓基础,促草业提升,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发适合敕勒川奶山羊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营养草、配方草;通过属地党组织,抓服务、抓落实,促产业发展,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制度优势。
百万生猪全产业链显成效
正大集团内蒙古食品加工项目是正大集团内蒙古百万生猪全产业链项目重要的配套工厂,占地380亩,总投资13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200亿元、税收15亿元,带动全产业链就业4000余人。今年,正大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在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增销售额18亿元。每年可供应安全、优质的猪肉及加工产品10万吨。
位于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的内蒙古正大鸿业食品有限公司是为“和林格尔县百万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业务涵盖生猪屠宰、食品加工销售、零售及餐饮、冷链物流、进出口业务等。目前,和林格尔县已建成投产3个15至18万头规模生猪养殖基地,正在全力推进100万头生猪生产供应区、正大300万头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推动建成72万吨现代化猪饲料加工厂及3万亩高标准饲料种植基地。
草畜一体蓄动能
和林格尔县拓展以蒙草、蒙树为代表的草种业、生态修复、饲草交易等应用领域,建设浑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种源示范工程,支持蒙草公司在和林格尔县打造北方种质资源产业示范区,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苜蓿、玉米、燕麦草等优质饲草料基地。围绕乳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品种多样的饲草料生产基地,推动“从一棵草到一杯奶”草畜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近年来,和林格尔县形成以苜蓿、燕麦、青贮玉米为主的优质饲草种植基地,不断推广先进生产加工技术,率先走出一条“种养结合、高效循环、优质安全”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子。据统计,全县优质苜蓿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燕麦草种植面积1.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95.8万亩。
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的和林格尔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在这片黄土地上扎根。和林格尔县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聚焦产业转型,发力乳肉制品、绿色食品加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胡文彬)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