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伍什家镇大北窑村李海龙今年28岁,2020年12月7日因四肢乏力、贫血、关节疼痛伴有出血点在内蒙古医院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在内蒙古医院血液科经过四次化疗、骨穿、输血后情况有所好转,2021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仍有复发的风险,至今仍每天服用抗肿瘤药物。
当地政府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其申请“防贫保险”进行救助。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李海龙家中进行入户调查,了解到李海龙父亲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时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几亩薄田的种植收入,人均年收入为8450元,除去医保报销后自付金额29万元。因李海龙大病,造成家庭收入不稳定,存在致贫返贫因素,符合防贫保险的救助标准,先期为李海龙家赔偿医疗费10万元,同时积极协助患者收集医疗票据,将尽快完成后续医疗费用的赔偿工作。
在和林格尔县前骆驼沟村生活的刘二女,今年65岁,是村里的独居老人,平时靠政府补贴和儿子的接济生活。2022年2月6日,因电路老化,老人家两间房屋全被烧毁,这场意外对于去年刚脱贫摘帽的家庭而言,意味着极可能重返贫困状态。正当刘二女对未来生活感到无助时,当地政府和保险公司迅速开通特殊案件处理流程,加快事故资料的收集核对,4月28日,保险公司防贫保专员亲手将3万元防贫保险救助金赔付到刘二女手中。
为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着力解决因大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收入降低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呼和浩特市脱贫人口返贫致贫风险,呼和浩特市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探索构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共同参与的防贫保障长效机制,防止农村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因家庭收入减少造成返贫致贫,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的坚固防线。
防贫保险保障对象为呼和浩特市农村户籍人口。全市各旗县区正常脱贫人口、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及其他有意愿参加防贫保险的农村户籍人口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投保投。脱贫户和边缘户的保费由政府承担100%(50元);其他农牧户的保费由政府承担90%(45元),个人承担10%(5元)。政府承担部分的资金来源为自治区、市级及旗县财政预算安排的衔接推进乡村补助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中,自治区承担60%,市级承担20%,县级承担20%。
截至目前,全市购买“防贫保”保险总投入2778.73万元,覆盖农民197148户,614645人,其中脱贫人口9424户,26025人;边缘人口144户,357人。“防贫保”保险(不包括防贫保险基金)赔付总金额716.68万元,覆盖农民1000户,1794人,其中:脱贫人口理赔金额199.23万元,涉及脱贫人口394户,538人;边缘人口理赔金额307.29万元,涉及边缘人口197户,322人。(曹文娟)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