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棚内长势喜人的瓜果蔬菜迎来采摘季。根堡村呼和浩特市绿联种植合作社11号蔬菜大棚里,合作社负责人陈俊英正在忙前忙后。
陈俊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和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自己富了,也要带领身边的乡亲们共同增收致富。在鼓励农户参与规模化生产种植蔬菜的号召下,她联合村里其他种植户办起了合作社,在家门口开始了创业。近年来,随着一项接一项的惠农政策落地实施,合作社越办越红火,陈俊英和社员们的收入也越来越丰厚。
“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农民的政策扶持,感谢科技部门、农科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家们为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教我们一步步掌握选种经验、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陈俊英笑着对记者说。
看着眼前长势良好的瓜果蔬菜,陈俊英感触颇深,“科技示范就是要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为此,陈俊英将经验与科技相结合,通过科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科技致富的强农路。
据了解,近年来赛罕区通过财政资金激励和引导,对蔬菜种植户和规模化蔬菜生产经营者实施蔬菜生产补贴、新建与修缮蔬菜生产设施基地补贴、技术研发补贴等各类经济补贴,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及研发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蔬菜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全区蔬菜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
“我想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农民创业致富平台。”陈俊英话语中充满信心,“我要带领乡亲们,利用科技发展带来的优势,通过新技术新媒体,将优质的产品推广出去,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钱袋子,坚定乡亲们投身农业种植、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
陈俊英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带动和帮助更多的农民一起致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带动周边农业的发展。(田永胜)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