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鞭炮村”华丽转型

  • 2022-04-08 16:36
  • 来源: 新华网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善岱镇朝号村曾以盛产鞭炮而闻名,往年,每逢正月十五,当地都会举办盛大的焰火晚会,十里八乡赶来闹红火……如今,随着呼和浩特市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禁令的实施,以及加大对非法制售烟花爆竹的查处力度,朝号村彻底告别制售鞭炮的历史,昔日“鞭炮村”再无爆竹声,转型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善岱镇的蘑菇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在倒垛、育菇。“做鞭炮只能带来短期效益,要想可持续发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还得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朝号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军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21年,朝号村在蘑菇种植基地投入120万元,入股蘑菇产业参与分红。

  蘑菇种植基地占地300亩,有159栋大棚,是善岱镇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资金扶持等方式发展蘑菇产业,辐射带动周边朝号村、公布村等地村民走上致富路。据了解,蘑菇基地目前已经形成集菌棒生产、种植、冷链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年产值达1200万元,主要销往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北京、西安等地。

  乍暖还寒的早春时节,紧邻哈素海的朝号村二丑旦农家院里一派热闹的景象,脑子活络的二丑旦靠水吃水,把农家乐的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

  二丑旦是孟永红的乳名,今年50岁的他也做了多年鞭炮生意。“传统炮仗用的是黑火药,一硝二磺三木炭。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外地人引进了礼花弹技术,同时也引进了化学火药,其威力大,稍有不慎就会爆炸。2011年,我改行做起农家乐。”孟永红说,随着到哈素海旅游的游客增多,农家乐的生意越来越好,规模不断扩大,从起初只能承接一两桌客人,到如今可以承接上百人同时就餐,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农家乐建起了民宿、鱼塘、采摘园等,目前年收入能达200万元左右,还解决了2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朝号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军卯说,思想一变,路就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正在通过发展“农业+观光+垂钓+住宿”等多产融合的特色乡村游,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同时,村里通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农民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实现综合效益的提升,昔日“鞭炮村”实现了成功转型。(田永胜)

分享:

推广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