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22日电(李国栋 李倩)初春的呼伦贝尔,气温依旧在零下二十多度左右,大地上覆盖着晶莹的白雪。随着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迎来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在“十四冬”主赛区呼伦贝尔市,掀起了新一轮冰雪热。
2月17日,在海拉尔河西新区市民公园大众冰雪场内,“呼伦贝尔跑团”成员坐着雪圈依次从高处滑下,欢声笑语不断。
海拉尔河西新区市民公园大众冰雪场内,市民体验冰雪项目。新华网 李倩摄
呼伦贝尔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苏雷介绍,呼伦贝尔市的冰雪运动场地均免费向大众开放,周末几个公园还会举办冰雪趣味运动会。全市共建设了150个各类型冰场,10余个雪场,每年有80万人次市民参与冰雪运动。
据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6.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119.22万元。2021至2022年雪季,全市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34亿元。
大众冰雪场上市民纷纷攘攘,校园里冰球少年训练正酣。
下午5点,海拉尔区铁路第一中学的冰球场上,冰球和球杆的撞击声、冰刀和冰面的摩擦声、队友的呼应声……组成了一曲特别的交响。
海拉尔区铁路第一中学冰球队队员进行冰球基础练习。新华网 李倩摄
“在冰球场上一点儿都不冷,因为我的心是热的。”17岁的金世博说,打冰球既强身健体,又愉悦情绪,希望更多同学参与到冰球运动中。
海拉尔区铁路第一中学校长方秀艳介绍,学校自2021年起在全市招收冰球特长生并组建冰球队,现在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拥有注册冰球队的普通高中。
据了解,呼伦贝尔出台了《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计划》等文件,率先在全国将农历大雪节气设为“呼伦贝尔冰雪日”,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均开设冰雪体育课,引导超过20万名学生参与冰雪运动,每年安排1000万元冰雪运动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开展青少年和群众性冰雪运动、建设场地设施、配备器材设备等。
同日下午,全国滑冰U系列中小学校级联赛正在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进行。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位于海拉尔区,于2019年投入使用,由速度滑冰馆、短道速滑馆和冰球冰壶馆组成,先后承办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本级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高水平赛事20多项。
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主任李大椿说,场馆常年保障国家队和各省市专业队开展训练,年均接待专业运动员1200余人。组织冰舞演出、花滑展演及冬夏令营活动累计60多场,为打造冰雪运动品牌赛事、促进冰雪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场地保障。
雪地足球爱好者在扎兰屯市金龙山滑雪场踢足球。新华网 李倩摄
每到周末,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的滑雪者就会爆满。
扎兰屯市副市长尹晓辉介绍,作为“十四冬”分赛场之一,金龙山滑雪场对原有场地规模和配套设施进行了提升,雪道总数达到18条,并增建运动员公寓、温泉酒店、教育实训基地,可同时接待400人住宿及用餐。
除了冰雪运动,“冰雪”这份天赐的“礼物”,还在呼伦贝尔涌动着炽热的工业热能。
2月18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呼伦贝尔)有限公司冬季汽车试验场内,一辆辆测试汽车在冰雪道上风驰电掣,车轮扬起阵阵飞雪。
公司副总经理刘学松说,今年是我们在牙克石开展冬季汽车测试的第10年,因为牙克石不仅极寒天气多、寒冷周期长,还有优质的低附路面资源,可进行18种不同道路测试。
据了解,开展工业品耐冷性测试是呼伦贝尔市打造“6+X”冰雪经济全链条发展体系中的一环。未来,呼伦贝尔市将大力发展冰雪体育运动、冰雪文化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人才教育培训、冰雪产业会展等全链条冰雪经济,积极参与建设国家冰雪旅游带,将呼伦贝尔建设成为国际冰雪运动名城、时尚冰雪旅游胜地和寒地冰雪经济发展高地。
责任编辑:石毅 郝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