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丰”景

  • 2022-09-23 09:25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兴安盟草原三河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水稻丰收在望。兴安盟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余万亩、水稻产量稳定在70余万吨、销售收入稳定在20亿元。记者 王磊 摄

  在乌海市乌达区绿农永胜合作社葡萄种植基地,葡萄进入采摘期。目前,葡萄已成为乌海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记者 郝飚 摄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番茄大丰收。我国每出口10桶番茄汁,就有6桶来自巴彦淖尔市。杨永旺 摄

  呼和浩特赛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网纹瓜喜获丰收。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助农增收。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土豆。鄂尔多斯市土豆种植面积19.61万亩,达拉特旗种植土豆面积达6万亩,今年亩产3吨左右,收成可观。记者 王磊 摄

  职工在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公司第三连(队)田间收获小麦。近日,呼伦贝尔市百万亩小麦喜迎丰收。韩冷 摄

  通辽市科左后旗金宝屯镇玉米丰收。近年来,科左后旗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青贮玉米、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增加收贮量,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农牧业效益实现大幅提升。记者 孟和朝鲁 摄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祖国正北方,丰收正当时,金黄色的稻田、丰硕的蔬果、欢喜的笑颜……内蒙古大地充满勃勃生机,农民们辛勤耕耘,绘就瓜果飘香谷满仓的盛景,色彩绚丽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呼伦贝尔市,金灿灿的麦田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大地像是被铺上了一张金色的地毯。视野的尽头,金色的麦田与碧蓝的天空、巍峨的群山相接,构成了一幅油画般的秋收美景。

  这几天,呼和浩特赛音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网纹瓜喜获丰收。该合作社带动帮扶赛音不浪村、根堡村等村46户农户种植了200亩网纹瓜,每亩纯收入达15000元以上。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因地制宜发展网纹瓜、草莓、樱桃等特色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金秋九月是乌海葡萄收获的季节,走进乌海市乌达区绿农永胜合作社葡萄种植基地,色彩各异、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藤架,令人垂涎欲滴。目前,乌海市葡萄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品种近140个,葡萄年产量近2万吨,年产值超亿元。

  确保颗粒归仓,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内蒙古好“丰”景,扛起粮食安全的使命担当。(记者 白雪)

分享:

责任编辑:李倩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