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华网
新华网 > 图片新闻 > 正文

【草原宝藏4】坝顶遗址

2022-09-13    来源:新华网

【遗址名片】

北魏

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

位于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蜈蚣坝顶部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

坝顶遗址。新华网发

  “行幸阴山,观云川”。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前,曾到阴山祭天。

  据考古学家考证,孝文帝的祭天遗址,位于今呼和浩特市北部大青山蜈蚣坝顶部,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年来发掘的坝顶遗址。

  大青山蜈蚣坝一带,自古以来是沟通山前土默川平原与山后武川盆地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北魏时期,蜈蚣坝一带的道路为白道,蜈蚣坝因而得名“白道岭”,坝顶遗址位于“白道岭”北端。

  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说,初步判断,孝文帝“观云川”就在这个地方。根据对出土文物的年代鉴定,初步推断这一遗址的使用时间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北巡阴山密切相关。

坝顶遗址。新华网发

  经过2019年至2021年共3年对坝顶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1300平方米,确定了遗址的形制结构,自内而外由内室、内壕、内壝、外壝、外壕五部分组成,总体直径近100米,相当于北魏时期的三十六丈。出土遗迹可分为下层祭祀坑、中层北魏祭祀遗址和上层北齐遗存三个时期。

  遗址中部有一座皇帝祭天的圆形房屋遗址,称作内室。内室内径约15.5米,外径约32.5米,东南部留有宽约1米的门道,内室中出土少量祭祀所用陶罐。内室外围有内、外两道环壕,分别称作內壕、外壕,內壕底部出土有马和羊的头骨、肢骨等。內壕、外壕之间为内壝、外壝,即皇帝祭天时文武官员陪祭站立的平台。该遗址融合了汉魏以来明堂、辟雍、灵台等礼制建筑的特征,具有明显的祭祀功能。

  张文平说,这处祭祀遗址综合了中原王朝祭祀建筑的形制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祭祀传统,年代上早于西安隋唐圜丘和北京明清天坛,为研究我国古代皇家祭天发展史、北魏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证据。

  北魏在大青山之巅建设的大型祭祀建筑场所,采用中原传统的礼制建筑形式,又具有北方游牧民族圣山祭祀的特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物见证。

  出品人:曹建恩

  制片人 :王宇天

  顾问:孙金松

  史料指导:张文平

  总监制:李国栋 赵建华

  统筹:张瑞锋 侯俊 刘艳春 王贵兵

  监制:郝芳芳

  策划:徐红梅

  编导:徐红梅

  文字:徐红梅

  解说:刘弘轩 

  拍摄:付小东 杨占青 呼很苏力

  剪辑:付伟

  宣发:武杨 

  页面设计:李新 张瑞娟

  出品: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

【责任编辑:李倩 李国栋】

Copyright © 2000 - 2022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0112894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