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华网

【草原宝藏】第2季 第9期披毛犀“情侣” 瞬间与永恒的猜想

来源:新华网 2021-10-12

  【化石名片】体长:3.5米

  高:1.7米完整程度:达90%以上

  生存年代:3.3万年

  发现地点:呼伦贝尔扎赉诺尔露天煤矿

  收藏:内蒙古博物院

  每当观众走到我们面前时都会小声点,似乎怕惊扰了我们的梦。

  进入内蒙古博物院里,其它装架起来的全身动物骨骼化石均为站立姿势,只有我们很“特殊” 以躺着的姿态“安然”入睡。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厅中的一对披毛犀化石。新华网 徐红梅摄

  我们这样侧卧沉睡了已经大约3.3万年之久,可能是专家们为了不“打扰”我们,在展厅陈列时,按照当时我们原始的埋藏状态呈现给了大家,我们也会一直以这样“优雅”姿势睡着。

  这让旁边一直高高站立的草原猛犸象,是不是会有点小嫉妒呢?我们是在相距不远的同一地方出土,生存于同一时期。1980年,我们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露天煤矿附近,距地表39米深的古河床内被发现。

  披毛犀下颌骨化石。新华网 徐红梅摄

  人们发现时,我们的化石保存完好,大约90%以上的骨骼均得以保存。当时我们头对头、尾对尾,头与头之间的距离仅有50厘米。我们个体大小相近,体长约3.5米。专家说,我们以这种“亲密”姿态出土,在我国古动物发掘史上实属罕见。

  陈列在内蒙古博物院展厅中的一对披毛犀化石。新华网 徐红梅摄

  根据骨骼化石的保存和埋藏状态,古生物专家推测我们这一对卧姿奇特的披毛犀,未经搬运,属于原地埋藏;又根据骨骼的骨缝尚未完全愈合,第三臼齿刚萌出这些特征说明,我们尚属年轻;我们的肋条和脊椎多处骨折,腹部还保存着未消化的食物化石,因此推测我们可能是一对情侣,吃饱喝足后,正相拥而眠,突然发生雪崩,瞬间被厚厚积雪埋藏。就这样,我们的生命定格,成为古生物化石埋藏史上的经典之作。

  我们头上两只长而侧偏平的角呈前倾状态,用以在冬季刮开冰雪,找到能吃的干草。身上厚重的毛发,在严寒冬季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在晚更新世,我们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是中、晚更新世繁盛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重要成员,最后在1万年前的更新世末消失。

  我们这对卧姿奇特的披毛犀,为研究披毛犀生理特征、演化历程、分布范围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生物资料。


    【制片人】王宇天

  【监制】李国栋 郝芳芳

  【史料指导】孙燕

  【策划】徐红梅

  【编导】徐红梅

  【拍摄】呼很苏力

  【剪辑】呼很苏力

  【包装】徐红梅

  【配音】刘弘轩

  【支持单位】内蒙古博物院

  【出品】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责任编辑:李倩 李国栋

精彩图集
内蒙古:黄河秋景

内蒙古:黄河秋景

秋日库布其

秋日库布其

五彩斑斓大青山

五彩斑斓大青山

塞外秋韵 风光如画

塞外秋韵 风光如画

科尔沁草原“天然肺叶”秋韵迷人

科尔沁草原“天然肺叶”秋韵迷人

北疆草原秋日即景

北疆草原秋日即景

暖色调的阿尔山

暖色调的阿尔山

稻田作画 诗意乡村

稻田作画 诗意乡村

Copyright © 2000 - 202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6811279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