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干伊德是蒙古族传统奶食品,意为“白色的食品”。是用马、牛、羊或骆驼的纯奶制成,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百食之长”,主要有奶皮子、奶油、奶酪、奶豆腐等。
察哈尔毛绣,又称毛植,是蒙古族一项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察哈尔毛绣使用动物皮毛中的锋毛,在传统的大经纬纱网线上,栽植出各种动物图案,其作品写实、立体、粗犷、鲜活,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原生状态,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被誉为生命再造艺术。
巴林石雕历史悠久,在距今五千多年的“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中就有巴林石雕,到元、清等朝代,均有巴林石雕艺术品存世流传。巴林石雕刻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雕刻艺术,用艺术品塑造历史人物、再现历史故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吉日格经常出现于鄂尔多斯地区,是广大牧民一种拼智力、增进友情的竞技活动。吉日格经常出现于鄂尔多斯地区,是广大牧民一种拼智力、增进友情的竞技活动。
银器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银碗、银壶、酒器、头饰、马具鞍花等,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
蒙古族刺绣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鄂尔多斯刺绣是其中一个颇具特色的分支。 鄂尔多斯刺绣在颜色搭配上追求柔和、淡雅、宁静的风格,非常讲究丝线搭配的颜色变化,一针一线都渗透着精细独到的审美。鄂尔多斯刺绣不仅仅是一种刺绣技艺,更是民俗文化的传承载体。
篆刻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蒙古织物褡裢是昔日蒙古族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通常用驼绒羊毛搓成粗线,再用很结实的家机布制成,一般是毛色的对比夹擀出纹样。色彩素净,纹样有立体感。图案、纹样都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核雕是在核桃壳及各式果核上进行雕镌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长期以来一直流行于中国南北各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雕镌技艺即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核雕便是这项技艺的进一步发展。小小核雕,惟妙惟肖,大有乾坤。
发绣,在古代又称墨绣,以人的头发作为原料,结合绘画与刺绣制作的艺术。发绣最早起源于唐朝上元年间,红山发绣目前已有一百多年了,以质朴素净取胜。
在中华玉龙的故乡——赤峰,汲取了各地区制作绣花鞋的精华,做出的绣花鞋纹样灵动、配色鲜明、绣工精致、造型多变、时尚美观,被称为龙乡绣花鞋。
蒙古族传统食物炒米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清香爽口、充饥耐饿、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加工好的炒米色黄而不焦、米坚而不硬,泡在奶茶中色味香美,酥香可口。
“活字根书”艺术作品采用灵活的创作理念,把墨迹书法的章法植入树根书艺之中,用树根的走势去构思,用书法的章法去结字,把根雕和书法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核雕在中国的传承历史近千年,核雕饰品作为饰物制成配件,供文人把玩,雕工追求精、细、奇、巧。
锭子药,是做成锭子形状的药物。需要将几味中药材磨成细粉,再添加适当的粘合剂制作而成。锭子药的种类很多,主要功能是避暑、除潮、解毒等。
阿拉善景泰蓝马鞍集木艺、皮艺、雕刻、绘画、编织、缝秀、织毯、铸铜、錾刻、掐丝、珐琅彩技艺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品。
面塑,民间俗称“面人”“面羊”“花馍”等,是流行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以双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其它喜庆时日,民众都会捏制面塑。
传统老浆凉糕制作技艺是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的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早期晋北以及内蒙古中西部,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它是民族融合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小吃。
红山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包容多元文化,不断创新。在创作风格上,他们既坚持传统的宫廷剪纸艺术风格,又有所发展创新,既有东北、华北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子,又有专业的造诣和少数民族文化滋养的成分。
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经艺人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2015年被列入第四批包头市非遗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