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15695天,直到前天获得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卢仁峰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焊钳,甚至在他遭遇人生致命打击——左手因工伤致残后,他也没有放下。
“我行!我能行!”
卢仁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接技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焊工。16岁,他作为下乡知青回城后,就进入内蒙古一机集团学习焊接。
作为第二代军工人,卢仁峰最初对于“工匠”的概念,源于他的父母和熟识的老师傅。“他们对工作特别认真,每干完一个活儿都是重复地去检查,经他们手的产品不会出现一点点质量问题。”
从拿起焊钳的第一天起,卢仁峰就给自己树立了“当工人就当最优秀的工人,干电焊就要干成最有水平的专家”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开始拼命地学习。师傅干活时,他紧紧盯着、不离左右,在旁边默默地记下操作要领。师傅休息时,他就抓住机会主动上手操作,在练习试板上反复实践。师傅下班了,他仍然拿着焊钳一遍遍地练习,回想着师傅操作的每一个要领。一本本金属学的书籍被他翻烂了,一册册与焊接有关系的书籍被他啃透了……可是,正当他在焊接岗位上潜心钻研并开始大显身手的时候,一场事故让他险些彻底失去左手。这一年他23岁。
“转岗去做库管员吧,一只手干太难了。”面对单位的照顾,卢仁峰用倔强回应:“不,我能行。”
重回工作岗位,由于左手不能很好地支撑,别人一次能完成的活儿,他要两三次甚至数次才能完成。为了追上大家的进度,他常常一连几个月吃住在车间,一蹲就是数小时。虽然手残了,但他没有放弃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他掌握了单手进行焊条电弧焊、氩弧焊等十几种焊接方法。
经过五年时间,卢仁峰再次成为厂里的焊接技术领军人物。如涓流汇成巨涛,如星火点燃原野,用一只手执着坚守在平凡焊接岗位上的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十大“最美职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质量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自强模范”和“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誉。
大术无极。“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我要继续把自己的焊接技术锻造到极致,始终做一个优秀的工人。”卢仁峰说。
“好的技术,能够在危急时刻力挽狂澜”
“我认识卢仁峰有20多年了。你们看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很光鲜,但我看到的是他日复一日的磨练和背后的艰辛。”卢仁峰的老同事孟荣建动情地说。
“好的技术是啥,就是关键时刻能挽救一个厂。”说起20年前的一次经历,孟荣建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时孟荣建所在的车间正在生产一批紧急订单。但车间泵站的泵体裂了,如果卸下来修的话得耽误两个月的生产,这是一个分厂甚至是整个一机集团都承担不起的损失。
“在这紧急时刻,所有人都想到了卢仁峰。他当时就已经是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师傅了。经过仔细研判,他在工友的协助下一点一点抠开焊,只用了一周时间就修好了设备,及时恢复了生产,为厂子节约了5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孟荣建说。
一机集团三分公司302车间主任贾峰则回忆起了2009年与卢仁峰并肩作战的一次难忘的攻关。
2009年,作为国庆阅兵装备的某型号轮式战车首次批量生产。一边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一边是高水平、严要求的质量标准,一个全新的考验又一次摆在了卢仁峰的面前。
“特别是在焊接蜗壳部位过程中,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难以控制。”贾峰说,从焊丝的型号到电流大小的选择,卢仁峰和工友们对每个细节反复推敲、认真研究;从工艺方案的确定到每个操作步骤,他们反复试验。在车体狭小的空间里,他认真研究查找问题,找寻解决的办法,最终利用焊接变形的特性,采用“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把产品的合格率由60%提升到96%,保证了阅兵装备如期交付。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熔化极氩弧焊、富氩混合气体保护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卢仁峰边干边学边钻研,攻克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成长为拥有焊接绝技的“大国工匠”。他参与制造的装备5次圆满完成共和国阅兵任务。《金属材料与焊接材料的选用匹配法》《短段逆向带压操作法》《特种车辆焊接变形控制》等多项成果,“HT火花塞异种钢焊接技术”等国家专利,代表了他在焊接技术上的成就。他的绝活绝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当代工人”和“2007年劳动榜样”栏目。
大巧破难。正是秉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卢仁峰。
“所谓大师,就是令人钦佩让人敬仰的人”
呼吸、每一个姿态的变换都要万分小心,焊枪在手中稳定地移动,弧光闪烁焊花飞溅……这是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焊工卢仁峰的日常工作状态,也是每个跟在他身边的徒弟的日常。
2011年,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首批命名的5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卢仁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落户内蒙古一机集团三分公司。卢仁峰主动与集团公司签下“高师带高徒”协议,把很大的心血花费在了带徒弟和团队建设上。11年间,他带出了50多名徒弟,个个都成了技术骨干。他带出的徒弟有 “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文山,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获得者付阿什楞、王志勇等等,他以一己之力生发出工匠集聚的“磁场效应”。
为了不让徒弟重走自己因理论知识匮乏而走的弯路,他归纳提炼《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总结提炼出“三顶焊法”“短段逆向操作法”“带水带压焊法”等一批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成为所有青年焊工公认的良师益友。
知不足而奋勇,望远山而力行。在徒弟们心中,卢仁峰就是那座他们敬仰的高山。
“师傅对我的影响很大,他的自强不息和勤奋踏实都深深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徒弟付阿什楞说,师傅的《理论提高6000字读本》是他和师兄弟们的枕边书,每天肯定都会翻一翻。
“工作时候,师傅比我们来得都早。每天下班,师傅也会给我们布置任务,必须焊接好两段练习板才能回家。同样,他每天也坚持练完50根焊条才回家。”徒弟王志勇说,师傅培养他们都是从多方面着手,不仅教焊接技术,还教金属材料、制图、机械等知识,培养他们成为一技多能的技术人员。
王文山是卢仁峰最早的一批徒弟之一。循着师傅的足迹,2012年“王文山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包头市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成为自治区高等院校中首个被批准设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人间最美的传承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如今,王文山也像师傅一样,带领着更小的徒弟们,奋斗在工作室的焊接技术实训基地里。基地鲜红的“焊国家昌盛之钢铁脊梁,接民族富强之中流砥柱”条幅,激励着焊接领域的后浪们继续奋斗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大工传世。在卢仁峰的带领下,后辈们先后完成了《解决某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某轻型战术车焊接技术攻关》《某新型民品科研项目焊接攻关》等23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其中《解决某车辆焊接变形和焊缝成型》项目节创经济价值500万元以上。
从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到带出一支高技能团队,卢仁峰完成了从小我向大我的嬗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记者 张燕青 娜默热)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