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常态化“创城”带来幸福变迁

  • 2022-07-02 09:05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配套完善的公共设施、文明有礼的市民群众……这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乌海市发生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颜值”提升,城市管理趋于精细,更多的是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稳步增强。

  多年来,乌海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现实需要,以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的总抓手,把创建为民、创建利民、创建惠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创建成果持续惠及人民

  这些天,海勃湾区三金B区小区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看着生活了20多年的小区在逐渐变美,小区居民刘福美在心里连连夸赞:“老旧小区改造让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这是顺应民意的民生工程。”

  三金B区始建于2000年,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小区面临着地下管网破旧、道路坑洼、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居民对小区改造意愿强烈。经研究,海勃湾区将其列入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开工前,小区所在的凤凰岭街道办事处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为三金B区量身定制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改造内容涉及给水、排水、采暖、道路、安装监控设施、飞线治理等基础类项目。还有绿化、照明、新建活动室、安装健身器材、智能快件箱等提升类项目。自春天开工以来,这个小区的“里子”“面子”正在焕然一新。

  不仅老旧小区在重获新生,如今走进乌海市,能够切身感受到城市面貌发生的质变。城市街道干净整洁行车有序、公园绿地植被掩映花香鸟鸣、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更是让市民乐享便捷生活……美丽变迁的背后源于乌海市坚持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动。

  近年来,乌海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常态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始终。乌海市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创城为民的理念得到彰显,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乌海市积极回应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新建改造供热、给排水管网900余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3%、97%、100%;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环卫保洁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区延伸,农区公交通车率达100%;新建扩建幼儿园20所,普惠性幼儿园入园率居全区首位,乌海市三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评估。妥善化解问题楼盘,9万余户居民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十三五”时期,乌海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7.8亿元,荣乌高速乌海段、国道110线黄河特大桥等一批道路桥梁工程建成通行,公路总里程达1175公里,路网密度是自治区平均水平的3.9倍。近4年来,乌海市还在污染防治上累计投入178.2亿元。实施大气环境整治项目170个,统筹推进矿区环境整治、工业污染治理,建成绿色矿山13家,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200多公里矿区道路实现全封闭管理,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值持续下降。

  透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一个个数据,一项项变化,乌海市民切实感受到了“创城”所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对“创城”的满意度和支持度不断增强。

  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

  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之本,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乌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核心所在。多年来,乌海市把“欲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的理念植入每个乌海人心中,一手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一手积极开展群众性互助式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 纵向贯通、党政群部门协同联动的文明实践网络,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有一支由白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天奔走于社区的各个角落,凡是有不文明的现象他们都要上前制止,居民有困难他们也热心帮助。因为社团成员都是白发老奶奶,所以居民们亲切地称他们“老奶奶帮帮团”。

  “老奶奶帮帮团”成员王金秀告诉记者,退休后,闲不下来的她就和社区里的老教师、老工人、老党员组建了这支队伍。目前队伍成员共有15人,年龄最大的已有80多岁,最小的也满60岁了。周一至周五他们会在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邻里矛盾、家庭纷争、房屋产权问题……2019年成立以来,“老奶奶帮帮团”调解社区矛盾纠纷百余件。每次调解后,帮帮团成员都会让双方签署“调解协议”,用签字、按手印的形式将矛盾“盖章定论”,并将每场矛盾纠纷的起因、调解过程和结果都详细记录下来。到现在,这样的记录本已经有10多本。

  如今,“老奶奶帮帮团”为基层治理发挥余热的感人事迹感染着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很多人利用空闲时间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目前,社区志愿者人数已近千人。

  在乌海市,像“老奶奶帮帮团”这样的志愿服务团体正在不断壮大。据统计,在这座56万人口的城市中,共有志愿服务队748支,志愿者11.47万人,在职党员占比达到22%,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00万小时。身披“红马甲”进行志愿服务已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见贤方能思齐、崇德才能向善。近年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文明礼仪讲堂等载体,乌海市通过举办“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分享会”“文明家风大家谈”等活动,倡导广大群众传承优良家风,从而影响社会风气。同时,乌海市多年来还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乡贤人物、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道德模范、每季度定期发布“乌海好人”,每月持续推荐参评“中国好人榜”和“内蒙古好人榜”,让典型不断涌现,让好人层出不穷。

  截至目前,乌海市共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38人获自治区道德模范或道德模范提名奖,75人获评乌海市道德模范或道德模范提名奖;入选中国好人榜11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99人,乌海好人榜180人。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教育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为了人们的行动指南。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动态工程,需驰而不息地抓、久久为功地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乌海市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着力为城市增颜值、提气质,着力为群众谋福祉、创实惠,为早日创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而接续奋斗。(记者 郝飚)

分享:

责任编辑:李倩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571128797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