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制造”开年勇攀登

  • 2022-01-27 09:24
  • 来源: 包头日报

  2022年伊始,包头装备制造业续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无论是传统的老牌国企,还是入驻时间不长的行业新贵,都在扬鞭策马奋进新征程。

  在北重集团特钢生产现场,机器轰鸣,钢水赤烈,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四班三倒,以保证每天炼6炉钢以上。

  “目前的生产任务能排到6月份,我们正在全力争取开门好,对全年突破8万吨高产的目标很有信心。”特钢事业部101车间主任管永涛说。

  管永涛的底气,来自于北重集团发展向好的良好态势——

  2021年,公司特种钢产品实现营收13亿元,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保持35%以上增速;特钢研究院承担的超高压容器新产品研发项目取得圆满成功,顺利通过190MPa压力耐压试验;公司成功开发锻制三通产品,使管件产品系列化、成套化,又一次领先行业。

  新征程上,有企业奋进,更有利好政策。

  1月21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包头建设战略资源和现代装备制造基地。

  奋发新时代,“包头制造”内外兼修,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心中想全年,突出抓首季,奋战开门好。前几天,由自治区红十字会订购的8台负压救护车从一机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驶出,驰援乌兰察布市,为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后续9台也在紧张赶制中。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已有34台由一机集团生产的负压救护车奔驰在各盟市防控最前线。“除了救护车外,公司还有高机动越野车的改装任务,核酸采样车、诊疗车等新品也在开发中,为今年的生产经营开了个好头。”专汽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永祥说。

  新年节点上,一机十分公司新建成的硅溶胶精密铸造生产线也投入使用,为绿色智造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这条投资7000多万元的自治区最先进自动化铸造生产线实现了数字化管理,不但能生产低碳钢、高碳钢、高合金钢,还能生产铜、铝等有色金属产品,精细化程度较原来的设备提高两个级别,解决了很多技术窄口问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产线刚投产,就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万元的产品订单,其中铜合金的订单就有500万元。

  手握“国之重器”,肩扛“国之重任”。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经过自主改造的燃料棒数字化生产线于年初投入运行,现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并实现向秦山核电站批量供应棒束。经测算,改良后的燃料棒包壳管外径减小,以保证足量的冷却剂流过棒束,每年可以挽回反应堆因降低功率而带来的约3亿元经济损失。

  今年,中核北方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计划生产31万个燃料球,为石岛湾核电站稳定运行提供充足的“粮食”。去年底,这座全球领先的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并网成功并发出第一度电,在中国核电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海宁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践行“强核强国 造福人类”的初心使命,助力包头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战略产业开疆拓土。在年初举行的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上,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硅材料重点实验室牵手,将攻关无磁场大直径(≥12")半导体单晶硅研发,向国家紧缺的大尺寸芯片领域进军。

  2021年,公司投产单晶硅三期项目,并建成自治区首家切片车间,持续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发力,成为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第一家百亿产值企业。

  此次布局新领域,公司技术研发部总监刘培东表示:“与浙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强合作,不仅将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对包头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延伸、科技英才的引进也大有裨益。”(郭健)

 

分享: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5311283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