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治荒正当时。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东北部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200万千万光伏发电项目按照设计规划,正式开启生态治理篇,治理工作全面展开。
项目按照光伏+生态治理模式设计规划,于2024底建成并网发电,今年3月上旬生态治理部分正式开工,计划到6月底完成工程固沙。在项目区,参建者们不惧风沙,抢抓工期,加紧压制草方格,原来裸露的流沙正一点点被网格锁定,流沙面积在一点点缩小。

“2025年,我们计划完成200万千万光伏+生态治理5万亩,采用‘光伏+梭梭’‘光伏+四翅滨藜’‘光伏+引黄滴灌’的模式,利用奈伦湖凌汛水实施引黄滴灌,推进‘板上发电、板间种植、产业跟进、带动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光伏产业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道。

据介绍,该项目要求企业把发电和生态治理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光伏板间距拉大为12米,板前沿距地面1.8米,为种植沙生灌木留足生长空间。采用光伏企业、县属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和后续产业运营多方力量参与的“3+×”共建模式。实施过程中,可带动周边农牧民3000余人次进行劳务打工,提供创收增收的新途径,更好落实国家林草生态建设领域“以工代赈”政策。
该项目突出生态优先理念,以科学治理为路径,通过一体化共建模式推进,既守护绿水青山,又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深度契合磴口县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与新时代防沙治沙 “磴口模式” 的核心内涵同频共振,为荒漠化地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再添实践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