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事务繁杂,有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大事,也有婆媳矛盾、邻里纠纷等琐事。样样都得管,还都得管好,没两把刷子可真不行。”前不久,一场由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与锡林郭勒盟委社会工作部共同主办的“社区书记话基层治理”暨“阿拉善盟 锡林郭勒盟社会工作者‘云端交流汇’”专题讲座火热开讲。讲座邀请阿拉善盟阿左旗额鲁特街道安达社区党委书记结合社区工作“小切口”,围绕基层党建、居民自治、小区管理、为民服务等社区治理工作分享经验,进一步拓宽了社区工作者的视野和思路,提升其服务群众的效能。
社区工作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破解“人从哪来”“需要哪些能力素质、如何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如何激发”等难题,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紧盯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目标,念好“精”字诀,大力推行“选育管用”全链条模式,为基层治理夯实人才基础。
着眼人从哪里来——以拓宽渠道精细“选”。在严格落实“每万人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要求的基础上,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凡进必审、凡审必严”原则,结合2025年度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面向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职位报名资格初审工作开展3轮交叉审核,依托“盟-旗(区)-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完成全盟3旗2区、6个街道的招聘数据归集,建立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监测模型,确保把优秀人才选好选准,不断充实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目前,阿拉善盟社区工作者增加至518人,其中年龄45岁以下占62.5%,大专以上学历占80.3%,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年轻化水平明显提升。
着眼怎样高素质——以多措并举精心“育”。建立“理论筑基+实操强技”立体化培训体系,采用“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常规性技能培训+人才工作室专业培训”的“三训”模式,邀请盟内外专家通过“线下辅导培训+线上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社区工作者服务管理能力。鼓励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根据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培养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组织相关人员积极报考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的人数从2023年的132人,增加为现在的191人,持证人数增幅39.4%。
着眼如何有奔头——以奖优罚劣精准“管”。坚持约束与激励并重,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信息系统,实时监控监测社区工作者档案信息,勾勒社区工作者履职轨迹,实现从经验式管理向智能型治理的跨越式升级。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考准考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行职责情况,并对优秀社区工作者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截至目前,已有7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实现岗位等级晋升,76人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着眼怎么优服务——以压实责任精确“用”。引导社区工作者多维度参与基层治理,从“执行者”向“谋划者”转变,搭建“阿拉善社会工作讲堂”“我为社区治理出主意”等多个社区工作者“汇智平台”,组织吸收优秀社区工作者把脉基层治理突出问题,群策群力“开方抓药”。同时,积极组织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社区书记话基层治理”讲堂授课,用好基层力量,传播基层经验,推动全盟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提升,持续为社区治理赋能提质。(记者 许敬)
原标题:精细“选” 精心“育” 精准“管” 精确“用” 阿拉善盟“全链条”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