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建立定点帮扶关系,通过“教育、传媒、文化”三方面的赋能,累计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培训人才9000余人,带动农产品销售330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通过草原特色体验项目,如骑马、射箭、奶制品制作等,上了生动的“乡村振兴融媒传播实践课”,接受了民族团结和戍边奉献的思想教育。通过社交平台宣传,“大学生草原旅游节”话题阅览量突破300万次。
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助力宣传那达慕和冰雪旅游等活动,提升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旅游热度。学校还引入爱奇艺综艺节目《燃烧的月亮》的拍摄和直播,举办“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主题影像展,拍摄校地合作纪录片《知味兴安盟》,进一步塑造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文旅品牌形象。
在教育方面,中国传媒大学利用其学科优势,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兴安盟站为当地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普通话培训,延续普通话教育理念,将“语言”火种传递给更多学生。学校构建“多维度”赋能体系,作为“文化村长”,带领支教团队为古榆树制作“身份证”,开发百年古榆林文旅项目,打造榆树钱美食产业链,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学校还通过“传旗兴选”直播账号为察尔森嘎查农副产品“代言”,开辟新市场,助力农特产品远销全国。
中国传媒大学还派教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脱贫户解决用电、取暖等实际问题,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文艺汇演等惠民服务,用点滴行动温暖民心。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旗融媒体中心硬件设施,创立中国传媒大学融媒体创新示范基地,在中国传媒大学设立“前旗味道”特色餐饮档,拓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
站在新起点,中国传媒大学和科尔沁右翼前旗计划深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创新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北疆“传旗”故事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异彩。(贺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