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陶器纹饰
3月11日,内蒙古博物院“行走中的博物馆”《陶纹解意——陶器纹饰之美》主题课程在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开展。
活动现场,内蒙古博物院的讲解员通过精美的图片以及陶器文物复制品,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陶器纹饰的起源、发展和寓意。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陶器纹饰背后的历史与艺术魅力。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陶器纹饰的含义进行大胆猜测;在绘画环节,同学们拿起画笔,亲手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陶器纹饰。
学生闫嘉铎兴奋地说:“以前只是觉得陶器上的花纹好看,没想到这背后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课程。”
“不同的陶器花纹有着不同的寓意,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王景韬说。
据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是内蒙古博物院“行走中的博物馆”教育品牌推出的第10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600余场次,参与学生近5万余人次。未来,内蒙古博物院将以更为丰富精彩的课程内容,引领同学们深入文物的世界,体悟历史的深沉厚重,领略文化的广袤深邃。(记者 王丽红 王磊)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