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兴安盟近几年的发展编纂成书,翻开产业篇、消费篇、教育篇、医疗篇……浓浓的“京”味浸润在字里行间。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调整以来,北京市4个区结对帮扶兴安盟5个旗县市。自结对以来,兴安盟累计接到北京市各级财政援助资金14.41亿元,协作双方全面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全盟京蒙协作工作呈现出多层次交流、多方式协作、多领域合作的良好态势。
京蒙协作开展以来,兴安盟借助832平台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全力扩大政府采购承销份额,组织开展消费帮扶“五进”活动32场。2021年至今,累计销售农畜产品44.05亿元。
兴安盟用好用足北京优质就业资源,组织开展“十站巡回·送岗到家”等京蒙协作招聘活动10场次,引导11个京蒙共建产业园区、9家落地企业提供就近就业岗位1.26万个。依托7家京蒙协作就业帮扶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班29期,受益973余人,发放交通补贴、稳岗补贴852.76万元,惠及脱贫人口1.39万人。2021年以来,通过京蒙协作渠道实现就业3.99万人,包括脱贫人口3.08万人。
京蒙协作开展以来,兴安盟158所学校与北京市91所名校结对,北京职业院校与兴安盟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合作,扎赉特旗、科右前旗、科右中旗3所中等职业学校加入“4+5+N”京蒙职教发展联盟。2024年,兴安盟3所中等职业学校本科上线51人,较2023年增加20人。
兴安盟29家医疗机构与北京安定医院等43家北京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4家医疗机构与北京医疗机构建立专科联盟,成立4个名医工作室。北京市累计选派190余名专家到兴安盟开展支援指导,兴安盟共选派270余名骨干医护人员赴京进修学习。2024年,科右前旗人民医院耳鼻喉诊疗中心成立。盟内6家旗县医疗机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加快建设,科右前旗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评审。
北京市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到兴安盟共建科技创新平台100余家。其中,国内首家生物育种领域技术创新中心——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于2023年5月获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首席科学家工作站和研究生实践基地于2023年10月在科右前旗恒佳果业有限公司揭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沙果产业京蒙科技协作模式。(韩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