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春节话团结 猎民村里一家亲-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1/31 20:03:16
来源:新华网

欢乐春节话团结 猎民村里一家亲

字体:

  新华网呼和浩特1月31日电(记者赵泽辉)春节前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葛春风家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和面、拌馅、擀皮、包饺子……来自不同民族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笑语盈盈中,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在大家手中成形。

  1月24日,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在包饺子。新华社发(敖洋 摄)

  这些饺子一部分下锅煮熟,香气四溢,另一部分则放入冰箱冷冻,准备送给村里的老人和特殊家庭。“大家一起包饺子,送温暖,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帮助,更是民族团结精神的传递。”村党支部书记何泽承感慨地说。

  多布库尔猎民村最初是由下山定居的鄂伦春族猎民组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家实施民族地区发展政策,这些世代居住在大兴安岭深处、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群众陆续从林区搬迁下来,开始了新的定居生活。如今,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鄂伦春族、汉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和谐村落。

  这是2025年1月24日拍摄的多布库尔猎民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佳茵 摄)

  在多布库尔猎民村,各族群众团结一心谋发展的故事比比皆是。47岁的村民吴苏海是鄂伦春族,妻子索志霞是达斡尔族。他们家种植了100多亩大豆,两口子夏季还在多布库尔猎民村景区做些小买卖,女儿则销售民族手工艺品。“夏天这里的人流量挺大的,游客们很喜欢买我们的手工艺品。”吴苏海笑着说,“这日子越来越好了,越来越有盼头了。”

  说起村里的文旅发展,乡亲们都会提到一个人——吴健美。自2021年成为驻村工作队员以来,1991年出生的吴健美致力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将闲置房屋改造成既时尚又不失民族特色的新民居,目前已有14间特色民宿,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0万元。她还带领村民推广种植木耳,2022年为村集体增收超50万元。

  2024年6月30日,大杨树第十一届文化艺术季在多布库尔猎民村举办,全镇多民族群众在此庆贺党的生日。新华社发(杨涵 摄)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鄂伦春族姑娘,吴健美不仅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更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员。她走访猎民家庭,搜集发生在这里的革命英雄事迹和各民族团结奋斗故事,依托“石榴籽家园”及“我们的节日”等各类主题活动开展政策宣讲70多次,受众超3万人次。2019年,她与一名汉族小伙喜结连理,亲身诠释了民族团结的真谛。

  2024年元旦,趁着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火出圈”的机遇,吴健美带领村民自费前往哈尔滨中央大街,与各民族游客互动交流,展示鄂伦春猎民新风貌。她还先后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饶河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与各族兄弟姐妹开展民族文化交流。

  “我希望能带着鄂伦春民族文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记录和展现中华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民族团结进步幸福故事。”吴健美说。

  这个边陲小村因其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突出贡献,于2024年9月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而吴健美也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村的每一个人。”吴健美自豪地说,“在这里,我们不分民族,都是一家人。我愿意踏踏实实扎根基层,和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共同宣传展示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纠错】 【责任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