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28个民族不分你我,相亲相爱,携手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这里36万各族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连心谱写民族团结之歌;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就是号称“鸡鸣三省”,享有“漫瀚之乡”美誉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2024年,准格尔旗创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让各族群众水乳交融、情深意笃的“互嵌融合”举措,使准格尔旗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抱得更加紧密。
“民族交融,文化互鉴”是准格尔旗的鲜明特点,准格尔旗准确把握旗情特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把民族工作放到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推动,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凝聚起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强大力量。
从“小聚居”嵌入到“大家庭”,各民族互帮互助
“谢谢你们,你们让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各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样。”12月3日,在准格尔旗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里,维吾尔族同胞伊不拉音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
上个月,伊不拉音刚到准格尔旗,需要尽快找到一处合适的出租房,但人生地不熟,不知道该去哪里找房源。最后,在准格尔旗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志愿者的帮助下,找到了合适又满意的房子。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是准格尔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建的全区首家工作驿站,在这个小小的驿站里,又一次见证了民族团结的温馨画面。
从“小家园”嵌入到“共同体”,各民族和谐相处
准格尔旗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为各族群众构筑了“互嵌共融”平台,同时具备“三大板块”“六大服务”,基础服务板块可以提供各类惠民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技能咨询指导;暖心服务板块提供法律援助,矛盾调解,志愿服务;专业服务板块为各族群众开通线上小程序服务。截至目前,已有60余名志愿者参与驿站工作。
年关将至,从河南来的老许,在准格尔旗一家工程设备租赁站务工,现准备回老家,可是,他的工资却迟迟没有到手。无奈,他找到了准格尔旗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工作驿站,志愿者联系了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详细说明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情况,并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同时,也与租赁公司的负责人取得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向公司负责人阐明了拖欠工人工资对工人生活的影响和法律后果。经过驿站志愿者的不懈沟通交涉,老徐终于拿到了拖欠的工资,连声道谢。
从“独乐乐”嵌入到“众乐乐”,各民族文化交融
“叮铃铃……叮铃铃”,上午10点,准格尔旗蒙古族学校的下课铃敲响,课间操开始了。全校中小学生从教学楼里一涌而出,排着整齐的队列走上操场,左手黄绸、右手红绸,伴着悠扬的乐曲,开始翩翩起舞。这是准格尔旗蒙古族学校开展的“非遗进校园”阳光大课间的特色项目——安代舞。
“学校开设的安代舞课间操是落实国家提出的非遗保护传承要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同时也在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在,学生们同上一节课、同跳一场舞,情同手足,相互关爱,既传承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又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效果特别好。”准格尔旗蒙古族学校老师金花说。
近年以来,准格尔旗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纳入旗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级党组织学习内容和公民道德教育、国民教育内容,开展了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共画同心圆献礼二十大”统一战线同心宣讲团进苏木乡镇街道等系列宣传活动。在机关、企业、乡镇、社区、学校等单位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一进”工作,形成全域创建格局。
目前,全旗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有76家(自治区级4家,市级21家,旗级51家),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处。通过定期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使创建工作的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准格尔旗将旗博物馆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和宣传教育基地,将沙圪堵镇博雅苑、布尔陶亥苏木尔圪壕嘎查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将沙圪堵镇民乐社区和旗法院确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提升工程单位。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做好各族群众互嵌式驿站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准格尔旗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永军说。
准格尔旗将团结带领全旗各族群众,以互嵌式驿站为依托,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