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整齐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昔日的黑色渣山如今流光溢彩,位于渣山上的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年均发电量约800万千瓦时,“黑+蓝=绿”是包钢探索渣山生态治理的新智慧,也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的缩影。
2019年,包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包钢工业(生态)设计中心于2021年成为钢铁行业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截至目前,包钢共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2种,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4种,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2家,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包钢还牵头编制完成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团体标准7项,并完成全部钢铁产品和重点稀土产品的LCA计算,进一步完善了包钢LCA数据库,为开展EPD和碳足迹认证、满足下游用户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包钢前瞻谋划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
2021年5月14日,包钢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目标正式发布。在此前1个多月,包钢还发行了中国钢铁行业和自治区首单“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
2024年,包钢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示范产业化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的《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该项目不仅能让钢铁渣变废为宝,同时还可实现大量二氧化碳减排。
2024年4月18日,稀土领域EPD平台在北京举行首发上线仪式,并首次发布了4份稀土产品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为稀土EPD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稀土行业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包钢还结合最新产业布局和含碳材料应用前景,调整优化碳中和路线图,超前布局200万吨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2024年底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39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900万棵。
包钢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为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包钢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有庄严承诺,更有扎实的行动,相继留下了碳交易、碳捕集、碳封存、碳资产管理、氢冶金技术研究,以及发布包钢绿色低碳品牌和低碳排放钢工艺路线图等绿色新足迹。
作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合作的践行者,包钢还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优势,深度融合先进技术,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围绕钢铁渣综合利用开展全球首例跨国研究实践,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为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钢铁行业依靠规模与体量发展的前半场正在成为过去式,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是下半场的关键词。包钢集团洞悉时代之变,将“产品”与“品牌”深度融入绿色低碳发展,塑造绿色产品新优势,探寻“生态可持续”价值新目标。
包钢的绿色发展之路很长,而包钢人的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也更高、更远大。
站在建厂70周年的新起点上,包钢的绿色发展之路很长,而包钢人的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也更高、更远大。向绿而生,因绿而兴,生态文明建设之声,在草原钢城经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