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2日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为应对东辽河水位上涨、流量加大引起的汛情,截至8月2日12时,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已转移防汛重点区域群众19215人。目前,东辽河流量正平稳下降,当地提前研判、靠前部署,持续对境内东辽河大堤进行除险加固工作,争取平稳度汛。
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双胜镇三江村,武警通辽支队的200名官兵正填装沙袋,封堵河堤上的渗水口。大堤内侧,东辽河水流湍急,河滩里的大片玉米已被淹没,只露出二三十厘米长的玉米穗。
8月2日,通辽市武警支队官兵在东辽河大堤上封堵渗漏点(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大堤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忙着运送石料等物资;当地组织的应急突击队队员们开着拖拉机、电动三轮车巡护堤坝。科尔沁左翼后旗常务副旗长刘金生介绍,8月2日0时许,东辽河流量达到了1500立方米/秒,并逐步下降,截至8月2日14时,王奔水文站流量降至1270立方米/秒,水位111.16米。“据初步预测,东辽河流量将在8月3日14时左右降到900立方米/秒,当水位下降到109.79米的警戒水位以下且上游水量不再增加时,转移的群众即可有序返回。”
8月2日,这是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双胜镇三江村,当地村民已转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刘金生说,目前已转移群众19215人,其中集中安置2006人、投亲靠友17209人;已启用9个集中安置点,能保障所有安置群众的饮食住宿,每个集中安置点还配置心理咨询师,为安置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提前预判、早做准备起了关键作用。7月31日,我们组织了106台车辆运输防汛物资,运送了大量工程材料到防汛一线。截至8月1日中午12时,已高效处置9处险情。”刘金生说。
据了解,目前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正全力对境内东辽河堤坝进行除险加固,同时有力保障转移安置群众正常生活。下一步,当地将组织群众排除农田内涝,进行生产自救,并继续加强对东西辽河堤坝的常态化巡防加固。(记者 连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