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支‘艾加莫德α’自费需要1万多元,自从这种药纳入医保报销,一支只需花费1400多元。”患重症肌无力多年的包头市居民刘阿姨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老伴儿有护理员照顾,不用操心。晚上有什么事,一按呼叫键,工作人员就来了。”自从住进养老院,乌兰察布市68岁的刘志远老人睡得更踏实了。
……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找到工作获得稳定收入、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孩子顺利入托入学、社区开起了老年食堂……一件件民生实事温润着百姓心田,彰显出内蒙古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责任意识和执政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和妻子通过技能培训,进企业成了技术工人,每月工资上万元。”在通辽一牧业公司上班的刘洪高兴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内蒙古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从岗位开发、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援助等方面综合施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012年以来,一组组数据如同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奏出了促就业工作的铿锵之音。
年均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8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民转移就业240万人以上……
民生关乎民心,社会保障更是重中之重。内蒙古多措并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截至4月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757.7万人、330.99万人、363.7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前完成自治区“十四五”规划90%的目标要求。
“我有过敏性鼻炎,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进行了治疗,效果非常好,关键还免费。”近日,呼和浩特市居民王凯感慨地说。
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今年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实施益生菌辅助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项目。“我们为患者进行体内外过敏原检测试验,如皮肤点刺、血清过敏原检测等,并为确诊患者赠送预防及治疗药物、提供疾病义诊服务。”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院长张俊晶说,医院成功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变态反应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内蒙古变态(过敏)反应专科疾病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中心建设目标是比肩国内外一流水平,将加强多部门合作,构建“天、地、人”立体预警机制,在医疗价格调整、院内制剂研发、机制探索方面有所作为,推动区域防控水平整体提升。
“幸好有医保,可以安心地治病。”今年20岁的低保户杨晓感叹道。几年前,杨晓不幸患上白血病,在家人为治疗费忧心忡忡时,医保为他撑起保护伞。
“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我一共报销医疗费30多万元,报销比例达76%。”杨晓说,在区外看病,这些费用出院时直接一站式结算,不用先垫款再跑医疗救助程序,既方便又快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聚焦病有所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改革举措逐步推进: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逐步完善,覆盖地域不断扩大,结算项目、惠及人群不断增加;15批次国家和省际联盟药品集采结果相继落地实施,平均降幅达60%;执行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3088种,下调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258项,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
吃营养餐,接受专业护理、康复训练,参与文娱活动……这是84岁失能老人安奶奶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度过的一天。该中心不仅为老人提供日间或短期照护,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为破解养老难题,内蒙古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率先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等政策,走出一条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路径”。截至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床位总数有8.4万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1685个,多种形式长者餐厅和老年健康设施加速普及。
“学校建在了家门口,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孩子在这里学习,我很开心。”让学生家长洪军美滋滋的是,2023年内蒙古新改扩建204所幼儿园、676所中小学、13所特殊教育学校,新增学位7.06万个。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坚持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从规模到质量发生了历史性跨越发展。
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9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4%;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97%以上,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规模达到31.26万人,专任教师学历结构显著提升。
每一项政策,都浸润着沉甸甸的民生情怀;每一个数据,都考量着百姓的幸福尺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化为生动实践,内蒙古用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记者 梅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