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田畴织锦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落实“藏粮于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4 16:32:30
来源:农民日报

重整田畴织锦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落实“藏粮于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字体:

  云天辽阔,平畴万里。春夏之交的内蒙古河套平原,麦苗微微泛青,玉米刚刚播种,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百米成垄,千米成行,绵延铺展,接连天际,孕育着新一年的丰收希望。

  “过去田块小又分散,浇地靠大水漫灌。现在,田块大了,农机好下田,用黄河水滴灌,水肥一体机施肥,种田越来越省事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蛮会镇公益渠村村民张振国告诉记者,去年公益渠村打破原有的田埂地界,整村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他分到一个26亩的田块,比原来八九个分散的小田块合起来还多了1亩。

  巴彦淖尔市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得益于母亲河的滋养,有着“塞外粮仓”的美誉。然而,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母质含盐高和长期不合理耕灌等原因,境内652万亩耕地呈现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盐碱耕地占全市耕地的48%。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面对耕地碎片化、盐碱化、地力低的现实掣肘,想要全面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跳出资源要素粗放式投入的老路子,依靠科技和改革的双轮驱动,探索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的落地推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方面取得实质突破。

  从不能种粮到能种粮

  机声隆隆,在北斗导航仪的指挥下,大马力农机驶过田野,河套优质麦种子均匀笔直地播在旋耕后的土地上,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6万余亩建好的高标准农田,已完成今年全部的粮食播种。

  “过去,地下水超采,农用水限制在200立方米/亩,种玉米每亩至少要400立方米水,只能少种粮食,全村6万亩农田,一半不能种粮食,只能种点儿耐旱的向日葵。”德岭山镇四义堂村党支部书记齐跃飞说出村民的担忧,“就怕地下水越来越少,家家吃水都成问题。”

  四义堂村面临的用水瓶颈,曾经在整个德岭山镇普遍存在。德岭山镇11.12万亩耕地全部位于地下水超采区,过去,出于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当地只能不断缩减粮食种植面积,这在村民看来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巴彦淖尔全市年产粮58.89亿斤,境内耕地1370.2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如今,整村、整镇、整片、整区域,在粮食主产区河套灌区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样的规模,在全国屈指可数,相当于保障了一座千万级人口大城市一年的口粮需求。如此大规模的农田,借助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使用和推广,将为当地粮食生产带来又一次跃升。

  2023年,德岭山镇整片实施高标准农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由内蒙古西部金土资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土集团”)统筹施工建设,开展农田基础配套、土壤改良培肥、引黄蓄水工程、智能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等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现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后,种植玉米每亩用水不超300立方米,除去引黄滴灌解决的100立方米左右,对地下水需求不到200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地下水超采压力,”金土集团董事长郝乐说,“今年完成的6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已经全部种上粮食了!”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对当地来说,整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意味着看得见的渠、路、林、电等地表基础设施改善,更意味着看不见的地下水涵养、土壤生态等得到修复。农田规模数量上由“小”变“大”、由“零”变“整”,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粮食生产才有长久可持续的增产潜力。

  在临河区狼山镇、白脑包镇和杭锦后旗陕坝镇三地,记者同样看到整村连片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以前田块小,没人愿意流转,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都抢着来谈,每亩流转费涨到950元,今年流转费已经全部到账。”陕坝镇账房村村民李登明告诉记者。

  高标准农田建得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防护林、清土方和土地精细化平整等部分工程都交给当地农民来完成,通过“以工代赈”,联农带农。据了解,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德岭山镇每亩流转费平均涨到1300元,以当地一个农民25亩承包地来算,仅土地流转费一项每年收入就达2万元以上。

  含沙的黄河水也能用于滴灌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水携沙带泥,从上游奔腾而下,孕育出八百里河套的千万亩良田。然而,黄河水系中天然存在的泥沙,导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地农田灌溉更适合渠灌,而非滴灌。对此,巴彦淖尔市通过科技创新谋求绿色发展,在实现引黄滴灌、灌区节水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在陕坝镇账房村1.6万亩高标准农田综合科技示范园区,记者看到,灰色水泥膜袋衬砌的农渠,盛满灌溉用水,通过智能闸门调节,将水输送到下一级毛渠,绿色玻璃钢衬砌的毛渠,就像农田的“毛细血管”,细密地将灌溉水输送到每一个田块。

  园区内有一座2万立方米的蓄水池,用来将存蓄的黄河水澄清沉淀,接着通过设备取水,实现为田里的玉米精准滴灌浇水、施肥。

  “除了引黄澄清滴灌的方式,还有一些移动式、半固定式引黄滴灌设备,可以直接从灌渠抽取黄河水,无需澄清沉淀处理,就能通过自带的过滤装置,将黄河水中的泥沙、异物过滤后,为作物滴灌。”杭锦后旗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中心副主任蔺永明告诉记者。

  “过去大水漫灌,几十个人忙活,全村的地需要40天才浇完,现在用上智能滴灌,1个管理员远程控制上万亩农田,两周就全部浇完,省时、省事、省人工。”账房村党支部书记刘三换说。

  在作物生长期,采用引黄滴灌模式进行灌溉,能够精准化灌溉、施肥,节约用水;在春浇秋浇时,利用黄河水渠灌,能达到压碱排盐、土壤保墒、补充地下水的效果。巴彦淖尔市通过高标准农田灌排和节水工程建设,配套引黄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工程,形成了渠灌、滴灌相结合的双重灌溉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林利龙介绍:“通过节水灌溉,巴彦淖尔市黄灌区每轮灌溉速度缩短3~5天,实现浅浇快轮,每万亩年节水约20万立方米,高效节水项目区节水达70万立方米。引黄滴灌项目区,有效遏制了地下水超采利用,对于乌兰布和生态修复和阴山沿线绿色屏障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单一的利用黄河水渠灌,到引黄渠灌和引黄滴灌双重灌溉,这不仅是从浇地到浇苗、从漫灌到精准滴灌的技术叠加,更是节约水资源、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修复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的“质”的提升,粮食增产的潜力孕育在节水灌溉的涓涓细流里。

  “地种双适”,盐碱地成“金土地”

  因黄河水而兴的河套地区,也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存在着大面积的盐碱地。

  “冬春白茫茫,就是不打粮。”曾是当地农民对盐碱地的深刻印象。“过去,我家60多亩地中有二十几亩盐碱化,‘铁硬’不透水,只能种植向日葵,亩均产量不到100斤。”五原县银定图镇协城桥村村民贾慧义回忆,“后来,农技人员指导通过增施有机肥、轮作倒茬、引黄滴灌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碱向日葵品种,现在每亩能打到600斤。收获的时候,金灿灿一片。”

  “土壤也是有生命的,土壤团粒结构、氮磷钾含量、微生物菌群、重金属含量等都会影响到耕地地力,如果只种不打理,再好的地也可能变成盐碱地。”五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李二珍,与盐碱地打了20多年的交道,对土地有深刻的感情。

  在巴彦淖尔市,农户用“一步三换土”来形容盐碱地的普遍分布情况,“至少有8种类型的盐碱地,所以不可能用一两项技术解决盐碱地改良问题。”李二珍表示,需要综合集成技术,分类配套治理。

  近几年,巴彦淖尔市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工程试点,通过耕地滴灌精准水盐调控和培育向日葵等耐盐碱作物,“地种双适”双向发力,探索出“5+N”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集成模式。

  “5”是通过高标准农田排灌配套、土地精平、增施有机肥、深松深翻、种植耐盐作物,搭建“五位一体”集成技术平台,让改良盐碱地基本具备耕种条件;

  “N”是按不同类型程度的盐碱地选配种植作物,配套实施秸秆还田、沟膜垄植、水膜种植、上膜下秸、暗管排盐等措施,保障种植作物持续生长环境适宜。

  从“白茫茫”到“金灿灿”,从“不打粮”到“能种粮”,盐碱地这个贫瘠的代名词,如今在巴彦淖尔市成了增收的“金土地”。

  截至目前,巴彦淖尔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021万亩,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盐渍降、土肥沃”。新增耕地1.5%左右,耕地质量提升1个等级,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35%,粮食产能提高10%以上,产量增加10亿斤,亩均节水20立方米,土地流转收入每亩提高500元以上,亩均节约成本90余元,农户拥有的平均田块数由过去的十几块变成1~2块。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增强,带动河套地区农牧业发展水平持续巩固、不断提高。(记者 杨久栋 李清新 李昊)

【纠错】 【责任编辑:杨腾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