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冬黑麦+”种植技术模式观摩会现场,记者看到一人高的冬黑麦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
观摩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显国介绍,“冬黑麦+”种植模式,为打破饲草增产瓶颈提供了可能性。黑麦是越冬作物,返青早,生长速度比春播燕麦快,通常在5月底至6月上旬即可收获,更利于调制干草。“冬黑麦+青贮玉米”的轮作模式下,在不占用耕粮田的情况下就能多供应优质饲草,从而有效缓解本区域优质饲草的供需矛盾。
在通辽市开鲁县林辉草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田里共有1000亩冬黑麦,通过测产,冬黑麦亩产鲜草可达3.18吨。
据了解,冬黑麦为禾本科一年生越冬性饲草作物,为冷季型饲草,可以形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能有效缓解冬春季节饲草短缺对养殖业的影响,为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高效的饲草种植模式。同时,利用冬、春冷凉季进行冬黑麦生产,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覆盖冬、春季裸露土地,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作物与旱作研究室主任白乙拉图说:“冬黑麦在通辽地区有非常大的种植价值,一方面在生态保护上起到土壤防风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地的肥沃指数,不影响下茬种植荞麦、向日葵以及青贮玉米等,相比全年的种植基本上实现了增收。目前,全市冬黑麦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万多亩。”(记者 鲍庆胜)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