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西县: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15 14:56:24
来源:新华网

内蒙古林西县: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

字体:

  春回大地,气温回升,眼下正是大棚蔬菜生长旺盛的大好时节。走进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下官地村设施农业园区,只见数十个现代农业种植大棚矗立田间、排列整齐,走进大棚内,火红的西红柿挂满了绿色藤蔓,长势喜人。

  李刚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10多个蔬菜大棚,他一个人管得井井有条,有啥秘诀?“秘诀就在这里。”李刚打开手机,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一目了然。看完数据,李刚轻点屏幕,棚顶放风口就缓缓打开。

  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下官地村村民李刚正在用手机APP察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实时数据。

  “现在有了农业智能化系统,种大棚方便多了,以前我给10个大棚施肥得两整天,现在只需要手机上一操作,10个大棚同时就进行了,既省时省力,又安全放心,非常好用!”李刚边说边拿出手机展示。“显示屏和手机上都能查看数据,还可以用手机远程调控温室环境。”

  过去扛锄头,如今点手机,别看现在用得溜,刚开始李刚也不太适应。“手机提示让点这、点那,点错了怎么办”“操作步骤记不住”……李刚笑着说,“镇上的技术员上门教学,咱就跟在后面练,忘了就打电话问,时间长了就会了,这学技术跟种地一个理儿,钻进去才能有收获。”

  赤峰市林西县官地镇下官地村村民李刚手机APP监控管理系统界面上的大棚监控信息。

  “工作指导到位,新技术才能落地生根。”官地镇副镇长王也说,“我们既有24小时热线,也有田间课堂,村民遇到难题,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帮助解决。”

  在这里,“用一部手机就能管好大棚”已经是村民农业生产中最真实的写照。什么时间该施肥?什么时间该浇水?手机APP上都有答案和记录。村民们坐在家里,只需通过手机APP,轻轻一点便能掌握几里地之外自家大棚的一举一动,一键就能控制大棚放风口、光照、配肥、灌溉等要素的调节,为农作物创造一个最佳的生长条件,真正实现了大棚智能化控制。

  官地镇党委书记王金柱介绍,“过去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管理全靠经验,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工,效果还不太好。官地镇大力实施智慧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物联网数据、气象、种植区监控、土壤水分、水肥一体化种植等环节的精准控制。”新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减少了人工费用的支出,还提高了效率,蔬菜的品质也随之提升。与过去依赖经验、人工劳作的方式相比,现在则是依据精准数据进行智慧作业。

  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官地镇通过实施智慧设施农业提档升级项目,将环控系统、水肥一体、滴灌系统、物联网、生物防治等智慧农业技术和设施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让农事变得更加现代和便捷,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范儿”。(杨玉婷 王丽娜)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