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袅袅美人瓶-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09 10:32:06
来源:内蒙古日报

婷婷袅袅美人瓶

字体:

    梅瓶

  西夏褐釉剔花海棠纹梅瓶 高37.3厘米 口径6厘米 底径9.7厘米 梅瓶整体呈淡黄色,施褐色釉,嘴巴不大,口径只有6厘米,短脖子,长肚子微鼓起,平底。 腹部中间剔刻有一组海棠纹。

  剔花技法就是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后刻画纹饰,然后将纹饰以外的釉面剔去,露出胎体,再施以透明釉,使釉色与胎体部分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主题纹饰的立体效果。

  梅瓶因造型秀美又被称为美人瓶,是对中国古瓷中小口、短颈、丰肩、敛腹一类造型瓷瓶的总称,初为盛酒器,后来逐渐转化为观赏器,同时也作随葬品使用。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并无梅瓶造型,宋代时创烧,称为经瓶,明代之后才称为梅瓶。民国初年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解释道:“梅瓶,口小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西夏以偏僻弱小之地,先后与宋辽对峙190年,在吸收周边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夏文化,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夏留下的文物不多,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一只西夏褐釉剔花海棠纹梅瓶,1956年出土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敏盖乡。梅瓶整体器形秀美,刻线流畅,装饰协调。

  梅瓶因造型秀美又被称为美人瓶,是对中国古瓷中小口、短颈、丰肩、敛腹一类造型瓷瓶的总称,属盛酒器,后来逐渐转化为观赏器,同时也作为随葬品使用。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并无梅瓶造型,宋代时创烧,称为经瓶,明代之后才称为梅瓶。民国初年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解释道:“梅瓶,口小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梅瓶的出现与契丹部族分不开。契丹人在唐代就与北方汉族人多有交往,为了适应频繁的迁移生活,契丹人仿照汉族人的革囊创烧出便于携带的陶瓷提梁壶,也称马镫壶或鸡冠壶,还创烧出上粗下细、状如鸡腿的长腹瓷瓶,用于盛水或储酒,这种鸡腿瓶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是梅瓶的雏形。鸡腿瓶口小、短颈、腹长,用绳索捆绑后方便背运,倒梯形造型使绳扣越勒越紧,小口可以避免盛装的水、酒溅出,尤其是储酒,可减少酒的挥发还方便携运,很适合契丹人游牧射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宋朝,梅瓶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长秀丽,元承宋制,除圆形外,还有八角形制品,瓶呈平口,短颈,上细下粗,器型雄伟。明代以后多唇口,器身也随各朝审美变化而略有不同。明代还规定青花梅瓶为皇室随葬品,皇帝4件,皇后及妃子2件,公主和皇子、得封郡王1件,摆放于棺材的四周或前面。瓶内放酒,寓意“清(青)平(瓶)长久(酒)”,瓶内无酒,寓意“四方清(青)平(瓶)”。到了清代,梅瓶的造型比例失当,远不如明代的精美。

  西夏瓷器的生产是在中原北方诸窑系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主要生产地在宁夏灵武窑堡附近,另在贺兰山东麓、甘肃武威和鄂尔多斯一带也有生产。所生产的瓷器与宋代、辽代相比,在釉色、胎质、烧制水平、技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瓷器的造型设计、纹饰题材和装饰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西夏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境内窑场发达,如宁夏灵武窑、回民巷窑、石嘴山窑等,其胎质大多为浅黄、灰色等,常用化妆土技法修饰胎质的欠缺,便于剔刻法的运用,因此西夏瓷中的剔刻花装饰是瓷器工艺的大宗,其娴熟的雕刻技法、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纹样等都赋予了西夏瓷器质朴、粗犷、豪放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西夏褐釉剔花海棠纹梅瓶使用的剔花技法就是西夏黑褐色釉瓷器中最常用的一种,始于北宋磁州窑,就是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或化妆土后,刻画纹饰,将纹饰以外的釉面或化妆土层剔去,露出胎体,以釉色与胎体部分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主题纹饰的立体效果。

  西夏瓷器还有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开光,也称开窗,这种装饰最早在北宋时期开始使用,多用于白釉瓷枕的黑色彩绘装饰,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等形状的框架,框内绘各种图案,以达到突出主题纹饰的目的。西夏瓷器的纹饰题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植物纹、动物纹、图案纹及反映民间生活习俗的纹饰。其中,植物纹有牡丹、莲花、菊花、海棠花、宝相花、石榴花等。

  西夏瓷器釉色主要以黑(褐)、白为主,也有少量的青、紫、姜黄釉色,其中白瓷质量较高,可能与西夏人崇尚白色有关。西夏瓷器按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器、文房用具、娱乐用具、雕塑艺术品及建筑用材等,常见器型有碗、盘、瓶、壶、罐、盆、灯、砚、板瓦、滴水、骆驼、马等。  (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云彩凤)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