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铜川镇推进矿区复垦土地综合利用与产业发展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3/24 16:40:37
来源:新华网

东胜区铜川镇推进矿区复垦土地综合利用与产业发展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字体:

  东胜区铜川镇作为鄂尔多斯市典型的13个“工矿镇”之一,近年来按照“党建引领、土地到村,规模经营、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以复垦土地流转入股产业、项目等方式,集中再利用复垦土地,逐步构建起集体运行、农民参与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矿区复垦土地综合利用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

  一、基本情况

  铜川镇总面积506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境内煤矿25座(露采16座、综采9座),洗选煤厂35家(配套14家、独立21家)。全镇现有复垦土地3866公顷,实现二次流转1398公顷,流转率36.16%。2023年全镇复垦土地二次利用经济收入1342万元,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按照全市“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的部署要求,依托已归还矿区复垦土地资源,借助煤炭企业集聚优势,将已归还土地集中整合后进行流转或入股,有效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一)经济类集中流转型。

  以村民小组为主体,将已复垦归还土地出租至企业,村民依据流转费标准和出租面积获取相应补偿,承租企业利用复垦土地发展种植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复垦土地再利用。例如,潮脑梁村在复垦区引进内蒙古醇正生态种植养殖项目,总投资1850万元,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76亩,目前已建成10栋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神山村将8800亩复垦土地通过租赁的方式,流转至民达煤矿用于实施种植养殖项目,村民人均每年可获近5000元租赁收入,民达煤矿对该复垦土地进行集中整合后实施蔬菜大棚种植和猪、牛、羊规模化养殖项目,反向推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二)生态类矿区治理型。

  采用“村企共建”模式,村集体对辖区内尾矿坑进行集中回填治理和生态修复,完成后由企业出资新建产业项目,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土地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村集体项目发展、农民经济效益“五提升”。例如,神山村引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进行工业废物综合治理,实现企业盈利的同时,让老百姓的复垦土地实现长期流转并获得收益,2023年该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7万元;在复垦归还区实施国电火电灵活性改造促进市场化消纳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占地8044亩,2023年底已完成首次并网,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村民小组各创收40万元。

  (三)资源类合作经营型。

  镇、村两级党组织通过引导村民小组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党建牵头、依托资源、企地合作、服务矿区”的模式,参与辖区煤炭企业复垦土地治理及相关配套服务,既实现合作社村民增收,又保障煤炭企业正常运转,同时很大程度缓解了企地矛盾。例如,2014年添尔漫梁村海子沟村民小组176名农户入股成立海子沟社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集资380多万元购买翻斗车、装载机、洒水车等机械,承揽万利一矿矸石拉运、填埋分解、洒水降尘、垃圾清理等业务,全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2023年全社社员每人分红4.3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聚焦农民权益是根本前提。

  土地是农村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致富最根本的资本。事实证明,只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深度参与整治过程、享受整治成果红利,就能有力推动矿区复垦土地综合利用。

  (二)聚焦“有解思维”是核心所在。

  土地利用发展空间受限、资源约束趋紧,已成为普遍面临的共性难题。铜川镇强化问题意识,牢固树立“有解思维”,整合辖区资源要素,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立足集体经济发展、企业营利、农民增收三个方面,“一盘棋”谋划资源要素整合、“一体化”推进土地综合利用,实现了复垦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等价值的综合提升。

  (三)聚焦因地制宜是关键要素。

  做好复垦土地再利用的前期规划和土地资源整合是推进土地综合利用的前提条件,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结合土地全要素实际,紧抓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多渠道、多领域、多方面布局产业项目。统筹镇、村、社、企各方资源,形成土地综合利用的多方联动机制,可全力构建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纠错】 【责任编辑: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