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鞭炮声还没有散尽,赤峰市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洞山村的村民们已经在育菇大棚里紧张地劳动了。
在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娴熟地将菌棒进行套袋、下线、叉运、入箱、封闭。
“以前村里没有产业,我们只能外出打工,自从村里开始种植食用菌,我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也在大棚里干活,学到了技术,挣到了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工人张晓梅说。
张晓梅是土生土长的洞山村村民,这几年不仅在食用菌基地干活挣钱,她还把自家11亩地流转出来盖了11个大棚种植香菇,每年可以收入30多万元。
像张晓梅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仅洞山村,与合作社长期合作的种植户就有32户,季节合作农户200多户,这些农户的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到5万元。
“食用菌种植简单,村民们能很快上手,看着村民在家门口就有钱赚,我心里也特别高兴。”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桂春说,现在我们有很多合作的种植户,他们不必费心菌棒培育,不必担心种不活,不必愁销路,只要勤劳肯干就一定有收获。
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经过17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合作社有大棚300多个,年度香菇产量达1200万斤,年产值2000多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洞山村的村民用智慧和汗水,把食用菌做成了大产业,把不起眼的小蘑菇,变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伞”。(记者 王塔娜 通讯员 宋亚雯)
【纠错】 【责任编辑:徐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