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发力支线航空-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16 14:22:40
来源:《瞭望》

瞭望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发力支线航空

字体:

  ◇“支支通”航线市场反响好,客座率迅速上升,“一开始用97座的飞机,没几天满员了,又换成121座飞机,很快又满了。”

  ◇内蒙古东西横跨2400公里,各盟市、旗县间相距较远,区内中短途飞行需求旺盛,支线航空市场空间潜力大

  ◇“支支通”航线建设是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旅客发现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机场发掘旅客更深层次的需求

  ◇未来,随着支线航班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旅客飞行习惯的养成,内蒙古将逐渐尝试“支支通”航线市场化运作

  今年夏天,一位广东小伙自驾环游中国,在内蒙古开了5天1600公里,还没开出草原。

  内蒙古有多大?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2个北京、187个上海。这里东西狭长,横跨2400公里,东西时间相差近2个小时,这意味着最东面的呼伦贝尔天黑了,最西边的阿拉善才是黄昏。

  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口只有2400多万,各族人民分散居住于12个盟市,从区内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动辄几百、上千公里,出行难题较为突出。

  为畅通区内交通网、深化草原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区别于建高速公路、高铁,内蒙古将更多目光投向天空,发展民航,推动支线航空互通互联,在万米高空筑起一张草原天路网,让更多草原儿女飞向蓝天,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前。

  打通航空运输最后一公里

  目前,内蒙古共有48个机场,包括20个运输机场、28个通用机场,运输机场中,除一个干线机场——首府呼和浩特机场,其他多数是支线机场。这些支线机场间距离远、大多超过四小时车程,地面交通不便捷,需要航空运输发挥在长距离方面的优势。

  经常在内蒙古各盟市间出差的旅客陈浩说:“我在锡林浩特工作,家住乌兰浩特,两地相距700多公里,坐大巴、火车要10多个小时,飞机没有直飞航班,要先从锡林浩特向西飞往呼和浩特,再折返向东飞回乌兰浩特,相当于在北京和上海间飞了个来回,时间长、效率低、价格高。”

  “一段时间内,我们经常收到旅客反馈‘折返飞’不方便,希望尽快改善。”内蒙古自治区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内蒙古机场集团”)董事长陈建军说,实现支线机场之间的互通互联,成为内蒙古打通航空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举。

  这引起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在2021年9月7日召开的区内机场间互联互通专题会议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提出,由内蒙古机场集团统筹构建“支支通”航线网络,改善盟市间的出行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陈建军当即表示,开通一条航线不难,20天左右足矣。然而,在全区范围内构建支线机场间互联互通的网络,在全国尚属空白。在部分业内外人士看来,支线航线流量小、利润低,建设面临一定挑战。

  顶着质疑和压力,内蒙古“支支通”工作在锡林浩特机场开始试点。2021年9月16日,内蒙古首条支线机场间的联通航线——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航线顺利首航。

  意料之外的是,“支支通”航线市场反响好,客座率迅速上升,航班和座位数不断增加。“一开始用97座的飞机,没几天满员了,又换成121座飞机,很快又满了。”内蒙古机场集团市场营销部总经理郭金敏说,这证明支线航空的市场需求很大。

  如今,走进锡林浩特机场,候机厅内人头攒动。5800平方米的航站楼,很快将难以满足“支支通”带来的新增客流需求。“新航站楼正在规划建设中。”锡林浩特机场公司总经理胡志坚说,几年前锡林浩特机场只有飞往北京和呼和浩特的航线,如今已开通9条区内新航线,成为内蒙古“支支通”航线最多的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有望首次破百万,其中“支支通”航线旅客占比约40%。

  一场政企的双向奔赴

  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需求,是内蒙古发展支线航空的前提基础。

  “发展支线航空省投资、见效快,对环境影响小。”陈建军表示,这些优势在内蒙古更为突出,当地地势平坦开阔,建设机场的成本小、难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在内蒙古单个支线机场投资约5亿元,约等于5公里高速公路或3~4公里高铁的建设成本。

  此外,内蒙古各族草原儿女居住分散,各盟市、旗县间普遍相距较远,这些地方的旅客出行分散到各地,区内中短途飞行需求旺盛,支线航空市场空间潜力大。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支支通”航线建设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并用真金白银保障项目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支线机型在机组、乘务、维修等方面的成本不低,运营高原支线的航空公司还需承担飞机选型、改装等额外费用,导致支线飞机的单座成本高,因此在发展初期,支线航空往往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扶持。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铁航中心副主任张广宇介绍,一方面,自治区成立专项工作推进组,由自治区常务副主席任组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机场集团为成员单位,各盟市建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由上到下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另一方面,拿出专项资金补贴支持机场和航线网络建设,其中支线航班按照“433”比例,分别由自治区级、两个支线城市进行财政补贴。2023年夏秋航季,自治区和相关盟市财政补贴约2.25亿元。

  “得益于自治区的支持和重视,内蒙古的支线航空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让百姓出行更便捷、经济。”天津航空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蒋志宁说。截至目前,天津航空累计在内蒙古通航11个支线机场,承运执飞17条“支支通”航线。

  内蒙古机场集团作为执行者,不折不扣落实要求,不断织密全区航线运输网,让草原人民真正实现坐得上飞机、坐得起飞机和坐得好飞机。

  发展支线航空,难点还在于让航空公司愿意投放运力。内蒙古机场集团的独特做法是,借助“虚拟航空”调动航空公司积极性,由机场集团承包飞行小时数,然后派发给航空公司,前期风险由机场集团承担,确保航空公司收益;加之采用“小机型、大密度、高客座率、低票价”的公交化、大众化运营模式,让支线航班快速发展。

  陈建军介绍,“支支通”航线网络建设有两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要解决内蒙古东部机场间的“折返飞”问题;第二阶段要实现不用到呼和浩特中转,自治区任意两个支线机场间,最多在支线经停或中转一次即可抵达。“目前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目标计划在2025年实现,在稳定既有航线运营的基础上,以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作为有效补充,织密机场间互联互通的‘支支通’网络,提升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间互联互通的便捷性。”

  在“支支通”航线网络建设之前的近20年,内蒙古机场集团一直在推进全区航空运输网的互联互通,先后历经“模拟航空”破解断航之困、“支线快线”享公交般便捷、“干支联动”实现“经呼飞”中转便捷化等发展阶段,逐渐构建起日益成熟的航空运输网,也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和落地“干支通、全网联”的机场集团。

  政企的双向奔赴,在祖国北疆高空架起了民心桥。“让全区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陈建军表示。

  开创民航发展新空间

  借助内蒙古“支支通”建设政策,今年3月,包头—二连浩特—满洲里航线开通,二连浩特和满洲里这两大对蒙、对俄陆路口岸实现空中对接。二连浩特市市长卢宝东表示,该条航线的开通不仅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更为口岸城市外贸、重工业等企业的产业融合打开了便利之窗,承接口岸商旅往来。

  “支支通”航线建设正在给内蒙古各行各业,尤其是民航业注入新活力。胡志坚认为,这是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旅客发现更便捷的出行方式,机场发掘旅客更深层次的需求。

  例如锡林浩特机场推出串飞、拼接飞等新型航线模式。相较于直飞航班这种“专车”模式,串飞、拼接飞就像是“拼车”,成本更低、客座率更高,联通了区外的天津、重庆、西安等8个城市。加之通航城市变多,以前无人问津的小机场融入全区、全国航空网络,来此中转的旅客增多,激活新的客流量。

  收获不止于此,支线航线的发展还有助于缓解高铁等交通方式带来的竞争压力,为航空业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赤峰机场公司总经理杨云飞介绍,赤峰到北京的高铁开通后,以前飞北京的3个航班全部取消,旅客吞吐量每年减少30万人次。同时,支线机场开通到首府、首都的航班受限于时刻、空域资源,很难再新增航线航班。“干支、支支等航空网络的形成,开辟出新的市场,能及时补上流失的旅客量,开启支线机场二次创业。”

  陈建军表示,“支支通”正在从满足需求升级为创造需求。以前一个航班的客座率为70%,变为两班后客座率降至40%,但采用新的运营模式,增加到八班后客座率反而上升到80%。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商业逻辑——航班较少时,旅客倾向于选择其他交通方式,只有航班变多变稳定,才能吸引更多时段的旅客,尤其增强对快速出行旅客的吸引力。

  经过近两年的运营,内蒙古“支支通”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266.8万人次,平均客座率达73%以上。“未来,随着支线航班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旅客飞行习惯的养成,内蒙古将逐渐尝试‘支支通’航线市场化运作,让财政补贴逐步退出。”陈建军说。

  今年以来,内蒙古继续加快“支支通”航空网络建设步伐,与支线机场配合,进一步延伸航空网络末梢,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设计、前期、建设、融资的“五统一”工作原则,计划到2025年底,全区通用机场总数达到50个,实现通用航空以点串线成网的提升,形成覆盖全区的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交通出行服务。(记者 魏婧宇 安路蒙)

【纠错】 【责任编辑: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