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你一定不陌生,今天的“主角”土默特左旗就坐落在这片土地上。土默特左旗地处阴山山脉中段的大青山前坡冲击平原上,也称“土默川”。
地名含义
土默特左旗因蒙古土默特部落名称得名。“土默特”系蒙古语,意为“万户”。
地理位置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和浩特市境西部。东邻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和林格尔县,南接托克托县,西连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北与武川县接界。
行政区划
土默特左旗属呼和浩特市,辖察素齐、毕克齐、善岱、白庙子、台阁牧、沙尔沁、敕勒川7个镇,北什轴、塔布赛2个乡,旗人民政府驻察素齐镇。
政区沿革
历史上,土默特左旗所辖境曾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林胡、楼烦等北方民族在这里活动。公元前306年,属赵国云中郡管辖。秦汉时期,旗境仍属云中郡。魏晋南北朝时,旗境为敕勒川之腹地。隋唐时属单于大都护府。辽、金、元时期属丰州,也称丰州滩。明嘉靖年间,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进驻丰州滩,筑呼和浩特城,丰州滩成为土默特部领地,遂得名土默川。明崇祯五年(1632年),后金(清)占据土默川地区。清崇德元年(1636年),清廷诏编土默特部为土默特左右两翼旗,直隶理藩院。清乾隆元年至四年(1736年-1739年),建绥远城,清廷移右卫建威将军至绥远城改为绥远将军,土默特左右两翼旗隶属绥远将军统辖。民国二年(1913年),土默特左右两翼旗改为土默特旗,隶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34年,土默特旗改置土默特特别旗,属绥远省。1950年,复名为土默特旗。1954年,归绥县并入土默特旗,土默特旗改隶内蒙古自治区平地泉行政区管辖。1958年,萨拉齐县并入土默特旗,土默特旗属乌兰察布盟。1960年,土默特旗属呼和浩特市。1963年,复归乌兰察布盟。1969年,土默特旗分设为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1971年,土默特左旗划归呼和浩特市,延用至今。
政区历史文化
土默特左旗历史悠久,16世纪阿勒坦汗实现蒙明互市,开创了土默特部繁荣强盛的局面。近代以来,善良淳朴的土默特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涌现出了一批感人至深、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土默特左旗是乌兰夫、荣耀先、贾力更、奎璧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乡。20世纪初,很多志向远大的蒙古族青年,从土默川奔赴北京,在蒙藏学校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建党之初,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1923年,荣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位蒙古族中共党员。为培养少数民族革命力量,乌兰夫、多松年、奎壁等人来到蒙藏学校学习,他们办起了内蒙古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向内蒙古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共政治主张及民族革命斗争,对唤起各族人民团结,推动内蒙古地区的革命,起了极其重要的启蒙作用。
土默特左旗境内有乌兰夫故居红色文化旅游区、贾力更烈士故居红色文化旅游区、敇勒川文化旅游区等4A和3A景区;有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司令部驻地和西梁会议等遗址遗迹;抗日英雄贾力更、高凤英等革命先烈的牺牲纪念地。湖光山色、碧波荡漾的“塞外西湖”哈素海也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改革开放以来,全旗各族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在广阔的土默川大地上,写下了一首首波澜壮阔的诗篇。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文化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土默特左旗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焕发出时代的气息和崭新的精神面貌。(哈申格日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