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编排有突破 美好生活引共鸣

  • 2022-08-08 10:24
  •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我们的美好生活》剧照


《我们的美好生活》剧照

  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正在热烈进行中,作为优秀剧目展演板块的重要内容之一,内蒙古艺术剧院打造的《我们的美好生活》在7月30日首演成功,惊艳全场。绸吊、射箭、博克、肩上芭蕾、高车飞碗等高难度表演在巧妙的编排下得以完美呈现,杂技演员在展现杂技技巧的同时,还奉献了精彩的戏剧表演,每一幕的连接都十分巧妙,在音乐、灯光的配合下呈现出完美的舞台效果,完全打破了固有的杂技节目编排,让人印象深刻。

  多元素融合 巧妙编排惊艳全场

  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以杂技艺术为载体,讲述了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塔娜和高中同学新呼扎根家乡,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将传统艺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故事。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塔娜有刚放假回家的兴奋激动,也有因为创新理念和母亲产生冲突的沮丧失落,更有开启创业的坚定果敢……作为主演,她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杂技动作,更要有演员的职业素养,演绎出剧情中需要的各种情绪,这已经超过一名普通杂技演员的范畴。从现场观众的反响来看,塔娜把这一角色呈现得有血有肉,让大家产生了很多的共鸣,现场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90后观众王小霞平时非常喜欢看演出,这次观看《我们的美好生活》后更是赞不绝口:“塔娜和母亲因为传承非遗项目的理念产生冲突,母亲撇下她离开,塔娜也很烦闷,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那么生气。我发现编剧很巧妙的把这一幕放在雨夜里,让二人的冲突更具戏剧的张力。塔娜心里的烦闷与茫然不是用台词表现出来,而是用圈的技巧来呈现。她在大圆环上旋转,我感觉就像是普通人烦闷时辗转反侧,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心情一模一样。这个剧情太妙了,真出乎意料,没想到杂技剧可以这么演,真的太棒了!”

  其实,在正式首演之前,演员们的内心是有点忐忑的,塔娜的扮演者何邱生既要展示杂技技巧,还要学习话剧表演和魔术,对她来说真的很难,她说:“戏剧、魔术,还有其他的元素,这些需要用心去学,才能把角色打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这和以往的表演有很大的不同。”扮演塔娜母亲的演员王平,从事杂技工作已经29年了,对于杂技的发展变化,她很有感触:“以前杂技表演是以技巧为主,表演和包装是其次。呈现形式上,以前是做专场晚会,现在是做杂技剧,杂技剧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在视觉冲击之余,让观众更能感受剧中人物细腻的情感,与演员产生更多的共鸣。”

  杂技剧实现大突破 秀出我们的美好生活

  这出编排巧妙,融合了众多元素的杂技轻喜剧不光展示了内蒙古杂技人不俗的实力,更看到了这部剧背后来自内蒙古艺术剧院持续向上的创新能力和生命力。在创作管理方面,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介绍,内蒙古艺术剧院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提升创作质量中实施的创新举措——“揭榜挂帅”,择优选择“揭榜人”,不论资质、不设门槛、选贤举能、惟求实效,激发了国有文艺院团内生动力,推动艺术精品创作的规范化和流程再造,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恰恰是这一新机制的试点。本剧灯光、音响、舞美、多媒体、服装、造型、杂技、魔术等其他主创人员,都是内蒙古艺术剧院实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中涌现出来的精英骨干。

  除了演员的完美呈现外,被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有剧目的巧妙编排,这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坚持和突破。这部剧是内蒙古艺术剧院继《骑兵》之后与导演何燕敏的再次合作,何燕敏认为一部艺术作品最大的价值除了思想性,还要关注它的艺术创造。因此,在这部剧中探索了非常多的创作方法,努力寻求杂技创作的新突破点,在创作上,他们不会为了求“保险”而让作品平庸。“这部剧的创作风格追求雅俗共赏的朴素气质,观照现实生活,力求与观众产生共情,在艺术本体上突破了杂技技术向语言表达的转换。”何燕敏说。该剧编剧冯双白,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编剧。他说:“这部剧真正表现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演员就像是在演自己,是将自己真实而美好的生活搬上了杂技的舞台。”

  据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塔纳介绍,该剧从去年3月份开始策划,7月份立项,10月19日进入有效排练,在首演之前的有效排练仅有148天。“以往的杂技剧,是用舞蹈、音乐来贯穿各个节目。这次是用有台词有表演的角色来贯穿杂技元素,而杂技演员在戏剧表演方面都是零基础的,这部剧用专业的戏剧演员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对演员的挑战非常大,尤其部分演员还要兼顾《千古马颂》的排练,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才有了最终的呈现。同时,作为一部杂技剧,我们希望用演员的专业呈现,让观众不仅能看到杂技的惊心动魄,还能感受到我们想传达的剧目的内容和精神。”塔纳说。(文/图 记者 王璐)

分享:

责任编辑:徐红梅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9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