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排名第七的大沙漠库布其,由过去的风沙肆虐、沙逼人退的“死亡之海”,经过了数十年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如今已变身为草长莺飞、绿树成荫的沙漠绿洲。这种回黄转绿的“蝶变”,绝对称得上是令人惊叹的人间传奇。有关库布其的改天换地、变祸为利的故事,我们从新闻和电视里,文章和图书里,都有一定的解和知悉,但以报告文学方式予以全面书写和深度探悉的,似乎还不多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占义、杨春风的《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版)的面世与传播,就来得适逢其时,显得十分重要。
《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如副题所示,是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反映库布其沙区以治沙和绿化为抓手,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决胜脱贫攻坚的成就的。但因为作品把现状观察与追忆往昔结合起来,富有相当的历史纵深度,又在宏微相间的视野之下,挖掘和讲述了大量的事迹与细节,这便使得它内容丰盈,负载厚重,远远超出了精准扶贫的单一层面,从而具有更为深广的多重意义。
《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耐人寻味的描写不少,可以说道的地方很多。就我的阅读感受而言,至少在三个方面令人印象突出,并给人深刻启迪。
一,由生存与生态的密切关联,揭示了生态文明的真谛所在。《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在追溯库布其的过往历史时,简要描述了荒漠化的由来及其带给人们的诸多危害。但令人欣慰的是,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在第一章的“拐点,1997”一节,作品讲述了库布其沙漠历程上的“拐点”——穿沙公路的开建。而建设穿沙公路的起因,“在于拯救盐海子”。作为唯一的产盐基地和重要的税收来源,“盐海子”对于身处库布其腹地的杭锦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它的生存与发展。于是,临危受命担任盐场场长的王文彪下达的第一个“场长令”就是“种树治沙,保卫盐场”,下定决心修建如同生命线一般的“穿沙公路”。这之所以称之“拐点”,是因为由修建穿沙公路开始,进而形成“将沙漠切开,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治沙方略,由此拉开库布其治沙系统工程和生态全面治理的大幕。
由保卫盐场到被迫修路,再到植树护路、全面绿化,作品如实勾勒出了库布其治沙之路的大致脉络,实际上也由此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生存与生态直接关联,生态与发展的密切关系。生态恶化,危及生存,生态优化,惠及发展。保生态就是保民生,求生态就是求生存,这是库布其传奇以其无可辩驳的事实,真真确确地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二,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详细叙述了库布其沙区从劈沙修路到植树造林的治沙防沙过程,更是不惜笔墨和以点带面地写出了库布其沙区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由共同致富向全面发展的自然过渡的过程中,产生出的诸多创新性的作为、模式与经验。在全力治沙与大力绿化的过程中,库布其沙区逐渐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传统的农民、牧民之外,又出现了至少7种新颖的身份,即技术工人、养殖户、种植户、民工联队队长、旅游接待户、餐饮服务户、小老板”。而这7种身份所代表的的不同的群体,所从事的不同业态,正是库布其沙区切实发生新异变化的重要标志,走向共同发展生动写照。
围绕着生态建设的总主题,库布其人以不断出新的创意和不懈追求的努力,创造出了“微创植树法”,创建了民间的防沙治沙协会,亿利集团更是以生态修复、生态工业、生态光能、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六大产业形态,主导了库布其沙区整体状态的不断改颜换貌,使昔日令人生畏的荒凉大漠,日渐成为今日的令人羡慕的“经济绿洲”。这些连环性的举措的不断整合与延伸发展,使得库布其沙区,没有停歇地从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层面,大踏步走向“沙漠经济的创新与发展”的更高境界。
三,家国情怀的典型体现,民族复兴的最新故事。阅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经常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动的,是一些治沙先行者和带头人由质朴言言语中所显露出来的执着追求与家乡情结。作品中写到跟随王文彪种树多年的韩美飞说起过往经历,无论是说到草,还是说到树,都是“我的草儿”,“我的树”,一切既自然而然,又理所当然。作为主体的“我”,在这里已经与客体的“草”和“树”融为了一体,不可分离。还有,因为“狠穷”和要强,一直随着亿利集团种树的蒙古族妇女敖特更花,除了在当地种树,还多次去往新疆、西藏等地传授种树技术,她说当她望到“沙漠里呈现出一片绿的时候,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持守初心,一往情深,这就是种树带头人的特有情怀。正如作品里所说的那样,这些众多的带头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大漠之子”,有一个潜在的共性叫“家乡情怀”。这是他们把一切都倾注于库布其的治沙与植树的根本缘由所在。
最能体现这种小中见大的情怀的,当然还是亿利集团的创始人王文彪。生在库布其,长在库布其的王文彪,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库布其的治沙事业,都在于他有一个博大的情怀与高远的境界。他曾多次向人们表白:“或许我们这一代可以先行逃离,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父老乡亲赖以生存的家乡怎么办?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义无反顾,只能大义担当。”
这段肺腑之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可以说,为了家乡,造福乡民,既是王文彪他们坚持治沙的出发点,又是他们矢志不渝的立足点。这样的情怀与担当,既令人钦敬和纫佩,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还值得首肯和称道的,是作品选用和配发了大量的插图与照片,这里有历史的影像,又有现实的景象,昔日的荒芜凄凉与今日的绿叶成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既以图像的方式构成了另一种叙述,也使整个作品显得图文并茂,读来赏心悦目。写作者与出版者的用心用意和精品意识,也与此昭然可见。(作者 白烨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石毅 郝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