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长城 细细守护

  • 2022-07-14 09:54
  •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利用行为,挖掘长城价值,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决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呼和浩特市长城保护条例(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这将为我市长城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呼和浩特境内现存古长城657公里

  据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高晓梅介绍:呼和浩特地区长城时代跨度大,分布区域广,历史文化内涵极为深厚。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长城历经时代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左旗、武川县、和林县和清水河县共有战国、秦、汉、北魏、金、明历代长城达657.97公里,单体建筑及相关遗存1096余处,是我国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商周以来,阴山地带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王朝军事之争的中心地带,战国、秦、汉、北魏、明等时代在这里修筑长城,阴山南北成为军事防御的前沿阵地。同时,这里也是多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说起呼和浩特地区的长城,高晓梅娓娓道来:呼和浩特地区的战国赵长城,修筑于赵武灵王时期,全长约125公里,多用夯土或石块叠砌,宽者5~6米,残高多为1~2米;秦长城沿用了赵北长城,并且加以修缮,全长共计114.22多公里;汉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市的13个乡镇,是汉朝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全长共计78.6公里;北魏长城墙体总长度为493公里,墙体沿线分布有障城33座,武川县有12.36公里;金长城是海拔最高的长城,也是我国历史上由游牧民族修筑的防御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长城,是一种具有内墙外壕或双墙双壕的特殊形制的古长城,史称“金界壕、金边墙”,呼和浩特的金长城是历代长城中地势最险和海拔最高的一道长城,长达200余公里,仅在呼和浩特境内就有75.96公里;明长城是保存最好,最为壮观的一段长城,呼和浩特境内的明长城在和林县、清水河县与山西省交界的地方,全长256.93.7余公里,这段明长城分主边、次边内外两道,沿线设有重要关口十余处,在长城沿线,还有许多烽火台、敌楼、城障、将台、隧道、暗门、水门等,建筑艺术和军事功能在当时是很高的。

  呼和浩特古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市政协副主席索英俊认为,长城不仅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农牧交错带的南北移动,同时也体现了修筑者对北部边疆区域的开发与经营策略,见证了中原王朝军事防御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呼和浩特地区长城充分展现了“就地取材,因材构造”的建造特征。它是建筑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文景观,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对长城的保护将有利于文化传统的延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深入发掘与研究。长城作为呼和浩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拥有的遗产价值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长城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呼和浩特长城保护正在进行中

  “从事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几十年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长城沿线的群众保护意识明显得到了提高。大家以生活在长城脚下而自豪。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长城保护志愿者队伍中,自觉保护长城,成为长城保护的宣传员。”高晓梅说。

  据了解,2007年起,清水河县政府倡议组建了民间保护组织清水河县明长城保护队,吸收看护员25名;2012年,在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村成立了清水河县明长城保护工作站。长城保护队等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长城进行专项巡视督察,并建立督察日志;当地政府与长城所辖乡镇、村委及看护员签订长城安全责任书。为更好地保护长城,清水河县将建设长城遗址公园,推动长城保护利用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将引入先进的保护手段和保护措施,对濒危点段实施抢险加固,对重要点段开展保护修缮工程。与此同时,将建设清水河县文物云平台,主要为清水和县境内古迹遗址开展监测预警及安全防范,同时实现古迹遗址管理和信息分享。平台利用当前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无线通信、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并结合考古学、古建筑、文物保护、建筑结构、材料、图像识别、环境等学科的知识,解决文物安全、管理、展示和利用的需求,针对重要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测、管理及活化利用。(记者 刘丽霞)

分享:

责任编辑:徐红梅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3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