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四人飞碗》获法国第十三届“明日”国际杂技节金奖。
2018年1月,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办的第4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中,杂技《五人飞碗》节目荣获铜小丑奖。
悠扬的马头琴声伴随着蒙古族长调传唱着北疆风情,5位姑娘身着靓丽的民族服饰,骑着高车轻快入场。她们不断变换队形,将踢碗玩出新高度,7米超远距离对传、5人联排后踢S弯、5个碗同时连踢连接……一只只银碗像拥有魔力一样在她们的足尖翩跹飞舞,一整套高难度动作看呆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
今年春天,广东卫视制作的原创杂技文化交流竞演节目《技惊四座》第二季中,来自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的踢碗姐妹花以“高车飞碗”杂技惊艳全场,“内蒙古姐妹头顶连接22个碗”的视频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5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杂技节目《高车飞碗》位列其中。该节目自1972年创排以来,收获了十多项国际国内杂技专业奖项,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深受观众青睐。
别具匠心 惊险高空的绝妙配合
作为世界第一杂技大国,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杂技文化历史。而内蒙古地区的杂技表演艺术可以追溯至元代的元杂剧,她在辽阔富饶的蒙古高原深深扎根,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和智慧,汲取了不同民族的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北疆大地魅力独特的艺术品种,展现出内蒙古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高车飞碗》就是这一艺术品种的突出代表作品。
“《高车飞碗》创作灵感来源于蒙古族民间舞蹈——顶碗舞,是杂技艺术和蒙古族舞蹈元素的完美融合。这个节目难度极高,演员骑在两米多的高杆独轮车上,手持银碗,把银碗放置在脚面上,利用脚尖与膝关节的配合将银碗踢到空中,再用头顶稳稳接住落下的银碗,动作重复直至头顶堆叠起所有的银碗,类似于顶碗舞的动作,而这一系列动作都要在独轮高车上完成。”《高车飞碗》项目保护工作专班负责人、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刘晓敏介绍,演员既要控制高车的重心平衡,又要掌握好踢碗动作的准确性,还要保证动作的流畅与美观度。通过参考顶碗舞的走位、舞步,《高车飞碗》在技术难度上由原来的正反踢碗提升至对踢、后踢、四角踢、丁字踢、五角星踢、S踢接、双人拉手小圈踢等多种技巧。而在节目的创作和编排上,吸收了蒙古、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既突出了中国杂技“新、奇、美”的特点,又展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耳熟能详的赞叹诉说着杂技表演的惊艳震撼和杂技演员的汗水心血。“杂技这个职业是非常艰苦的,需要演员有吃苦的精神,《高车飞碗》这个节目更是,不仅要能吃苦,还得有天分,真的是十年磨一剑。”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团长、《高车飞碗》第三代传承人塔纳告诉记者,“《高车飞碗》最精彩、最惊险的是演员互相之间的配合,一方面是技术配合,再一个是心理的磨合,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演员们每天都在一起训练、演出,最终能在这个节目里坚持下来的演员,都会形成一个彼此包容的心态,这其实是这个节目能传承到今天,并取得这样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震撼人心 令世界惊艳的技与美
85后演员王蒙浩出生在梨园世家,是国家一级演员、《高车飞碗》项目的第四代传承人、内蒙古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她9岁开始学习《高车飞碗》,在她参演的20多年间,《高车飞碗》项目拿到了6项金奖。
“从2001年参加集训开始,几乎每天都要练习10个小时,中午有2个小时午休,但是我那时候踢5个碗,平时要练习互相配合的集体动作,我只能等大家都练完了,利用午休时间自己练习5个碗。没有人捡碗,掉了以后要自己从高车上下来,捡了再上去,为了不用捡碗,我只能尽力降低抛脱率。”王蒙浩告诉记者,虽然训练很苦、很难,但是她怀揣着对舞台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从未想过放弃。
“集训的时候成百上千次踢,胯、屁股蛋儿都被车座子磨破了,脑袋上都是被碗砸出来的脓包,像大火疖子一样,因为重复地磨,一直好不了,洗完头一挤,脓都能喷出来,挤完以后就是一个大肉坑,肉都翻起来了,那个时候头发都长不住,头顶是秃的。”王蒙浩对训练时受过的苦仍记忆犹新。王蒙浩的外公是内蒙古京剧团已故的著名京剧演员吴荣喜,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老人当时看到王蒙浩头顶上的脓包心疼不已,力劝她休养一段时间。“我姥爷都看不下去了。”王蒙浩笑着说。
出生于1995年的包头姑娘郝宇婷是《高车飞碗》的第七代演员,也是团队里公认的踢碗踢得最好的一个,她最擅长的是一对四的位置,同时她又拥有多元化的能力,“《高车飞碗》的哪个位置我都可以,其他演员如果有特殊情况,我可以顶上去。”郝宇婷说,“这个节目最难的是基础,状态不对的时候,会觉得碗特别重,支配不了自己的腿和脚,所以很多演员还想坚持的话,就会选择换腿练习,但是有的演员换腿之后,腿脚依然不灵活,所以最后放弃的比较多,坚持下来的人很少。”
在一代代的坚持与坚守中,历经七代演员打磨,《高车飞碗》逐渐成为如今享誉世界的独一无二的模样,难以被复制。
1990年,《四人飞碗》一举夺得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十三届“明日”国际杂技节比赛金奖,其中塔纳、旭仁花作为获奖的主要演员,实现了我国民族杂技演员获得国际大奖零的突破。2001年,吴群作为《五人飞碗》节目的主要创作人员和教员,获得首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优秀节目奖(创编及教学)。2004年,《五人飞碗》荣获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2005年《五人飞碗》获得第23届朝鲜“四月之春”友谊艺术节金奖,此后,《高车飞碗》节目与加拿大太阳马戏团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商业演出合作,培养出了几代年轻的民族杂技表演艺术家,使内蒙古杂技艺术在国际国内舞台上大放异彩。
2007年《五人飞碗》荣获第28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奖。2018年荣获第42届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铜小丑奖,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素来以尊重杂技本体技巧著称,并享有世界马戏界奥斯卡的美誉。2019年,改编提升后的《六人飞碗》荣获第12届乌德穆尔特国际杂技艺术节金熊奖,至此《高车飞碗》节目完成了三大国际杂技赛事的最终挑战。
2017年2月,《五人飞碗》节目以一人40秒内接32只碗的成绩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守正创新 无声的艺术可以说话
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每年坚持送文化下基层,组织文化志愿者进行惠民演出,截至目前《高车飞碗》国内外演出场次已达1.9万余场,观众累计2400余万人次。
回望来路,1972年第一代《双人飞碗》孕育而生,1982年进阶成为《四人飞碗》,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第七代传承人默契配合的《六人飞碗》。从2人到6人,不仅是数字的增加,更是杂技技术的创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人的使命是不一样的,我希望在自己这一代身上,又能有一个突破。”塔纳告诉记者,“我们从过去只是一个单一的节目,后来发展到对于节目的包装、表现形式,不断地去丰富、去多样化,最终我们要做杂技剧,因为剧是具有思想性、导向性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杂技语汇来说话、来讲好故事,引发人们的思考。”
2014年,内蒙古艺术剧院首创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巧妙地将飞碗与马背融合,创造出“马背飞碗”的杂技技巧,开创了自治区马文化旅游驻场演艺的先河。该剧于2015年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跨界融合资助项目、2018年获得第八届中国旅游投资演艺项目艾迪亚金奖。
2018年,大型杂技魔术剧《鸿雁》,将《高车飞碗》与剧目本体融合,使之从节目向剧目转变,并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项目扶持。
今年,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又创作了现代题材杂技剧《我们的美好生活》,邀请我国著名舞蹈理论家、评论家冯双白担任编剧,著名舞蹈家、导演何燕敏担任总导演,该剧把《高车飞碗》完美融入劳动、奋斗的场面,向观众展示“我们的美好生活是用奋斗、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理念。
此次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杂技节目《高车飞碗》的保护单位之一,内蒙古艺术剧院未来拟举办全区高车飞碗人才培训班、专家研讨会,加强专业技术和理论研究,建立高车飞碗数据库,制作项目画册和视频专辑,保护历史珍贵资料。塔纳说:“我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的演员,能按照严格的标准来练习、来超越,让这个节目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传承离不开人才,我们也想尝试成立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内蒙古杂技培养更多的人才,让内蒙古杂技更好地发展。”(记者 院秀琴)(图片由内蒙古艺术剧院杂技团提供)
责任编辑:徐红梅 李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