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西部方言:“风搅雪”更传神

  • 2022-06-27 07:41
  •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在内蒙古西部广袤的平原和起伏的山峦里,居住有来自晋陕冀和山东等地的外来移民,清代时还有西北来的回族和东北来的满族。内蒙古西部方言是走西口先辈们和当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结晶,这里的方言除了以晋陕语为代表的汉语成分外,还有其它少数民族语言杂糅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搅雪”语言,听懂的人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听和舒服。

  在内蒙古西部方言里,好多话里完整或部分地保留了蒙古语词汇。最出名的是“忽拉盖”,蒙古语里是指贼寇或小偷,汉语音译为“忽拉格”或“忽拉盖”。在内蒙古西部农村,人们骂那些不守信用的人或奸滑之辈为忽拉盖,也骂作“贼忽拉”,比较好地保留了蒙古语的发音和意思。逐渐地,人们把那些游手好闲和坑蒙拐骗之辈也骂作“忽拉盖”。但有时见了特别亲昵的好朋友打招呼时,也会说“贼忽拉你这两天去哪里了。”还有一个词儿叫“灰塌二乎”也很常用,形容冷清、凄凉,这个词蒙古语发音为“灰塌日乎”,是变冷的意思,逐渐引申为冷清的意思。

  内蒙古西部方言里说“跑”是“逛”,比如说“这个人逛得没影儿了”,其实就是说“这个人跑得没影儿了”。我最初以为这就是汉语“逛”替代“跑”,其实这个“逛”是蒙古语“贵和”的音转,蒙古语“贵和”的意思是“跑”。再比如说一个人是种地的能手,当地方言称为“种地的好把式”,“把式”是蒙古语的音译,也译为“巴克希”,汉语意为老师,当地方言里引用来称赞能工巧匠。再比如,形容一个人是直来直去的人是“直忽筒”,“忽筒”亦译为“胡同”,即井的意意,井当然是直来直去的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土默特左旗一带,有的农村还把食盐称作“达卜素”,汉语意就是食盐;好多地方把不生育的牛称作“速拜”,完全借用蒙古语的音义。

  过去的内蒙古农村里,每家在房前屋后会扎篱笆墙或土坯墙围一块空地,在里面种一些蔬菜或堆放柴草,当地人管这叫“圐圙”,读作kū lüè,这是蒙古语的音译,又译为“库伦”,意思是指土围墙,我是小时候在土圐圙里耍大的那一代人,提起圐圙就想起了那个简陋而温暖的家。“圐圙”的“圙”有时读为二声,是指表示用细长的东西围起来的圆圈,“画一个圐圙”是指画一个圈,“炸油圐圙”是指油炸的面圈儿,“用铁丝窝一个圐圙”是指铁丝窝的圆圈儿。“圙”读成平声时,“圐圙”是一个动词,是蜷屈的意思。说到油圐圙,我想起了小时候常吃的“拿糕”,拿糕是用玉米面、高粱面、莜面或荞面做成的发粘的糕,“拿”是蒙古语“粘”的意思,其实就是一种“粘糕”。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拿糕特别是高粱面拿糕是穷人们的当家食品,它使多少穷苦人熬过了那饥饿的艰难岁月。

  还有一些经常听到的词语也是蒙汉合璧。比如乡下孩子们贪玩,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大人会说“娃娃们把家里害成个虎卜尔害了”,第一个“害”是淘气贪玩的意思,“虎卜尔害”是土默特地区流行蒙古语方言的音译,是乱七八糟的意思,其实比较标准的蒙语发音是“阿瑞好瑞乌贵”,在土默特地区逐渐讹转成了“虎卜尔害”。再比如“叼拉”,在内蒙古西部方言里经常出现,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叼拉”是蒙古语,意思是歌唱。蒙古族有一种说唱艺术叫“叼拉”,这个词被汉语吸收后就转为闲聊的意思。(殷耀)

  (作者为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副社长)

分享:

责任编辑:李倩 李国栋

010070230010000000000000011120571128778580